第A03版:新质生产力

从中方工地到狮城社区:一只熊猫的“破圈”之路

—中交三航局新加坡CR208地铁站项目见闻

□首席记者 徐敏

在新加坡金文泰社区,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跨岛线CR208地铁站工地上,一个熊猫卡通形象无处不在:在安全提示牌上化身“安全卫士”,用憨厚表情传递着至关重要的安全信息;在复杂的工地入口和岔路口,摇身一变成了最可靠的“指路员”,担任贴心向导;在工人休息驿站外甚至是物资仓库前,都能看到这个认真“站岗”的身影,无声界定着各种空间的用途……这只圆滚滚、憨态可掬的熊猫,正是项目的吉祥物“安安”,它不仅是新加坡建筑工地上首个吉祥物,更成为连接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的“文化使者”。

撬动中外融合的“熊猫效应”

熊猫“安安”的诞生源于一个联营项目的文化融合需求。项目部由中交和中水两家中国企业联合组建,面对陌生的新加坡市场,如何快速凝聚团队、树立品牌形象成为关键。“我们需要一个能跨越语言、文化的符号,既体现中国元素,又能让新加坡人感到亲切。”项目经理杜林回忆道。

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在国际上广受欢迎,而“安安”的名字也暗含深意——既取英文“Safe(安全)”和“Peace(安宁)”两个词中文译名的前两个字“安”,组成“安安”,又寓意“平安顺利”。熊猫造型由项目部人员自行设计,并在其戴的安全帽上融入了中交和中水的企业标识,象征着两家中方企业的紧密合作。“‘安安’身上的两个LOGO时刻提醒我们,虽是两家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必须是一个团队。”杜林说。

起初,“安安”只是项目部的内部形象,但很快它就走出了工地。项目部制作了玩偶、钥匙扣、贴纸、环保袋等周边产品,赠送给周边居民和小朋友。没想到,熊猫“安安”迅速“走红”,当地学校师生甚至政府官员都知道了这只“工地熊猫”。交通部部长来访时说:“这个小熊猫非常可爱,它不仅让工地更有人情味,也让安全宣传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在新加坡,工地安全是重中之重。传统的安全宣传往往严肃刻板,而“安安”的出现,让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趣。项目部制作了一系列安全标识图,用熊猫形象讲解安全规范,比如戴好安全帽、远离危险区域等。这些漫画被贴在工地内外,甚至成为当地小学的安全教育素材。“以前大家看到安全警示牌可能会忽略,但现在有‘安安’的提醒,更容易记住。”项目安全员梁全说。

“安安”的成功,也让项目部意识到,海外工程不仅是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输出,更是文化融合的契机。如今,“安安”已成为CR208项目的标志性符号,甚至被纳入中交三航局海外项目的品牌推广体系。

“安安”的出现,还意外地成为了沟通与协调整个新加坡跨岛地铁线二期项目6个标段的文化纽带。整个二期项目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印尼等多国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受“安安”的启发,其他标段的承建方也纷纷推出了具有本国或项目特色的卡通形象,如猴子、老虎、松鼠等。在CR208地铁站工地旁的项目展示厅里,“安安”与其他小伙伴同台亮相,共同展示项目最新建设情况,传递安全、协作、环保理念,也极大增强了公众对庞大工程的亲近感。

打造双向奔赴的“透明工地”

身处成熟的金文泰社区,CR208项目不仅是新加坡地铁跨岛线与东西线的关键换乘点,还被多所学校、高层组屋和购物中心环抱,最近建筑距离基坑仅6米。如何在“心脏”区域动土而不引发恐慌?项目团队的答案是:极致透明与主动融入。

开工前,一支专门的公共关系团队敲开周边约2400户居民的家门。“目的是让居民了解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不可避免性。”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居民表示理解。项目推进近半年,投诉寥寥无几。团队主动提供联系方式,鼓励居民直接与项目部沟通,避免问题升级至政府部门。

工地本身也拆除了无形的“墙”。由“安安”和它的国际伙伴们“站台”的展示厅,正是该项目践行“透明工地”理念的核心窗口。

这座由项目部自主设计的展示厅,也是新加坡同类项目中最先进的工程展示平台。展示厅一隅是由“安安”等吉祥物守护的各标段“施工进度墙”,每一个电子互动屏中都展示了相应标段的最新现场照片,参观者可通过图中细节,清晰掌握工程进展。

另一边,一座精巧的地铁站模型引人注目。工作人员轻触开关,模型缓缓升起,内部的三层结构、高架轨道清晰展现——一条代表现有的老轨道,另一条则是正在建设的新线。

令人驻足惊叹的还有展厅正中央那个由项目BIM团队完全自主设计、搭建的全息投影展示台。随着指尖轻触控制屏,一束束流光溢彩的蓝色数据流交织成一座庞大而精密的轨交世界。视线随着列车前进的轨迹深入地下,复杂的管线网络、不同地质层的剖面结构、甚至车站未来站台布局,都如同被赋予了“透视”能力般清晰展示出来。“这比看图纸直观一百倍!”一位同行的参观者忍不住惊呼。

“这套全息系统也是项目BIM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负责该技术的工程师崔钧恒向记者介绍,“它不仅服务于内部精细化管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走进来的社区居民,都能零门槛地‘看懂’我们在做什么、未来会带来什么,真正把‘透明工地’做到极致。”

展示厅还采用无人值守模式,公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预约,门禁自动开关,自由进出参观。孩子们可以换上定制迷你安全背心,在绿色背景板前与熊猫“安安”合影,扫码瞬间生成卡通海报。“这样的工地展示厅在新加坡是前所未有的,也成了周边学校的‘第二课堂’。”杜林说,这种开放式的全民监督,也倒逼着项目将文明施工做到极致。

例如,面对周边居民噪音的疑虑,项目团队采用特殊降噪材料包裹施工设备,还邀请专家对发动机进行深度降噪处理;施工区与居民楼间也竖起了高大的隔音屏障。更打破常规的是,项目部主动拆除围墙,将原本封闭的工地一角改造为社区共享通道,直通毗邻的小学。“以前这里只有一条窄巷,我们拓宽后‘送给’学校和居民,家长接送孩子更方便了。”杜林指着整洁的步道说。而“安安”的卡通安全提示牌点缀其间,正以最温暖的方式融入工地内外的每一处角落。“中国企业的担当,就体现在这些超越合同的作为中。”杜林感慨道。

熊猫“安安”正是“中国建造”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用创意打破隔阂,用文化赢得认同,让冰冷的工程,因一只熊猫而温暖起来。

2025-09-01 徐敏 —中交三航局新加坡CR208地铁站项目见闻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545.html 1 3 从中方工地到狮城社区:一只熊猫的“破圈”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