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构建了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关志鸥介绍,自然资源部坚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严格管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目前,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了16%。同时,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针对各地的重大项目需求,合理配置自然资源要素,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十四五”以来,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适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功能转换,推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十四五”以来,累计处置闲置土地面积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存量土地供应已经占比过半。
关志鸥还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化“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一是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出台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有序衔接,形成了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一张蓝图”。二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优化了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推动形成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发展格局、“三区四带”的生态安全格局。三是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坚决守住了粮食安全根基,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关志鸥介绍,目前,城乡空间的品质明显提升,让老百姓尽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