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精准数据是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石 琳 2024年02月12日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承载型行业,当前,为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全行业正积极开展节能减碳改造提升,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如期实现碳达峰。

在原料替代方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了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备技术,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工业副产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了电石渣替代石灰石质原料生产水泥熟料技术等。

在燃料替代方面,华新水泥黄石工厂目前替代燃料的热替代率已达到40%,地维工厂也计划实现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0千克标准煤/吨的目标,为未来实现零化石燃料做技术准备。

在“双碳”赛道上,加强碳数据的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能力,是促进我国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水泥企业通常规模较大、分布较广,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数据。我国水泥企业多为集团化企业,做好水泥企业集团化管理顶层设计只是碳数据管理能力建设的第一步,如何在实际管理中真正“管好碳、用好碳”并不容易。

目前,笔者所在单位拟与天山股份合作建立“集团-板块-区域-工厂”四层架构的直观、易用、可视化碳数据管理工具,开发数据高效分析模型,建立节能减排项目库、制定减碳项目投资策略、开发碳配额试算模型、搭建碳价追踪模块,支撑水泥企业快速响应国家碳市场履约、碳交易、碳金融相关政策,实现碳排放管理综合服务新模式。

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清洁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重点。笔者以为,建立科学、精准、系统性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评价体系,是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进入碳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2021年,“重点原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其中围绕水泥行业,要建设绿色低碳技术验证平台、绿色低碳产品验证平台、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及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该平台将发挥鉴别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低碳产品优劣的“去伪存真”作用,实现评价过程流程化、自动化,促进我国水泥行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支撑不同区域、品牌、等级的LCA碳足迹精准核算。同时,该平台能够为水泥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案咨询、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公共服务、认证评价、数据分析等一站式服务。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水泥行业的产品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了其高耗能、高排放属性,因此水泥行业的碳达峰、碳减排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水泥行业如能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