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南建筑设计院正站在时代前沿,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推动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创新性、突破性的发展。近日,该院自主研发的“Giant AI”(建筑创意具现软件)已成为设计师们的得力助手,为建筑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Giant AI”的支持下,设计师们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将创意转化为现实。过去需要3至5天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场景渲染制图,现在仅需4小时以内即可完成,实现了真正的“所想即所得”。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事业部数字建筑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宁文峰表示:“‘Giant AI’帮助我们重拾建筑创作的灵感与本源,让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
尽管AI技术强大,但它并非要取代设计师的角色,而是成为他们得力的助手。AI技术能够简化工作流程,让设计师们更加专注于创意的实现。目前,AI辅助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天门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陕西省政务和公安大数据中心等多个省内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Giant AI”还具备“一键换皮肤”的功能,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建筑效果图中的元素替换和修改,使设计更加灵活多变。此外,AI绘画训练模型涵盖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案总图、立面表皮等多个领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设计资源。
为了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中南建筑设计院还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领域发力,自主研发了“ChatADI安全助手”。这款工具基于中南建筑设计院70余年的知识积累、建筑及相关行业知识库、规范、标准等数据,可为建筑、结构、规划、咨询、暖通、给排水、电气、造价等专业问题提供咨询,有效提升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2年,该院运用国内首个建筑工程PLM平台,成功打造了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实现了设计、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据悉,未来中南建筑设计院将进一步探索“Giant AI”与PLM平台的结合,让AI直接生成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数字孪生体”。
宁文峰透露,中南建筑设计院正在医疗建筑、高铁站房等特定场景进行探索。由于这些建筑含有大量标准化功能模块,在PLM平台下,该院构建了各类“数字样房”,能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快速组装建筑“数字孪生体”。随着“数字样房”的不断完善,让AI自主构建三维数字图纸将成为现实。
中南建筑设计院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鄂州花湖机场项目中,该院全程深度运用BIM技术,打造了中国首座“数字孪生”大型机场。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中南建筑设计院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实力,还为其赢得了江西、广东等地新建机场的数字化咨询服务订单。
为了推动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中南建筑设计院成立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并梳理了67个小类新业务产品(服务)进行创新探索。该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华表示,将以供应链思维、互联网思维、新质生产力思维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以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认可和信任为基础,以遍布全球的建筑设计图纸为数据底盘,带动传统建筑设计业务向数字化咨询、供应链服务、大数据、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新领域拓展。
(刘天纵 宁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