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第一视点

亚投行发布《2019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报告》

多管齐下鼓励私营资本参与基建投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日前发布首份融资报告,称私营部门在参与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潜力远未充分释放,私营部门投资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几年日益显现。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2019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报告》发布会上说,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应对挑战没有捷径可走。亚投行团队调研撰写这份报告,旨在客观呈现本地区基础设施融资规模、融资成本以及投资机遇等方面,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亚洲及更广层面达成共识。

报告包含基础设施融资规模、基础设施融资成本和道路建设成本等三个领域的基准,具体描述了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市场状况和项目融资趋势。报告显示,这8个国家中,2017年达成融资条件的项目市场交易总额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在2018年继续小幅走低。

“尽管亚洲经济短期面临多重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本地区依然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金立群表示,亚投行将通过各种创新解决方案动员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为亚洲经济的长期增长创造条件。他认为,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态度比较谨慎,主要是出于对投资环境的疑虑。经济周期问题也是制约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因为在不景气阶段,它们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为此,亚投行有几个方式来帮助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一是对非主权担保项目提供长达18年的贷款,二是适当参与股权投资,三是新开发了ESG增强信用管理投资组合。他表示,亚投行会进一步研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就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报告分析称,中国迄今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还是由政府承担,包括真正的公私合营(PPP)在内的私人部门投入占比还较低。

此外,针对亚投行可否提高对中国投资比重的问题时,金立群建议目前对中国的放贷比重可以从现在的3%提升到10%。

作为中国发起设立的银行,为中国提供资金并非亚投行的主要目标。在截至2018年年底的30余个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为在华项目,金额占亚投行头三年放贷总额的约3%。

金立群提出,亚投行做中国项目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起一些示范效应;二是帮助改善亚投行资产的质量。中国基建项目的资产质量总体还是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好。三是做一些中国项目、帮助改善资产质量后,亚投行能更多地在一些风险高的国家做项目,实现更好的发展效果。

对于在中国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搞基建的必要性,金立群回应称,“我还是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适当超前,但不能过度超前。如果说一条路修好,车子就满了,说明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太过落后了。但需要把握好度,过度超前就会有很多资金沉淀在里边,造成浪费。”

过去三年,亚投行的成员数由57个增至93个,累计批准项目投资75亿多美元,撬动公共和私营资本投资近400亿美元,已批准的35个项目涉及13个国家,覆盖交通、能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

2019年,亚投行有望再创佳绩。金立群透露,今年,亚投行有望迎来新的成员。根据 上述报告,亚投行今年预计再批准40亿美元的贷款,与前三年相比放贷速度明显加快。对此,金立群强调,这只是参考目标,并非硬性指标,因为必须要保证项目的高质量。

2019-02-14 亚投行发布《2019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报告》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08.html 1 3 多管齐下鼓励私营资本参与基建投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