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是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从近日商务部召开2018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去年对外投资平衡发展。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出席本次发布会。
钱克明简单介绍了基本情况。他表示:2018年,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对外投资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其中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是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这是在全球跨国投资下降了19%的背景下,对外投资增长。其中对外投资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创新,中国企业并购增长非常快,共完成并购项目405个,实际交易额702.6亿美元。此外,在实物投资、股权置换、联合投资、特许经营、投建营一体化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来看,去年一年,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对外投资增长比较快,非理性的对外投资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二是对外承包工程促进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优势行业,有强大的建造能力,正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有用场。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90.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一般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行业,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是84.2万人,有效地改善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同时对外承包工程也带动了中国的设备、技术和服务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其中带动设备材料出口1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4%。
三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进一步深化。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是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占了一半以上。一大批重大的项目正在有序实施,示范效应不断增强。2018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的占比已经升至27.4%。2018年商务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全面落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经贸成果,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协调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各项举措,推动“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从全年情况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亮点纷呈,加快向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商务部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保障,全年沿线国家对华投资60.8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62.7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893.3亿美元,建筑工程承包作用非常大。此外,中国和日本、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四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协议。
二是重大项目做优做精。不断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发展,一批互联互通项目陆续落地,其中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已经通车,亚吉铁路已经开通运营,瓜达尔港也具备了完全作业的能力,这些大项目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钱克明同时表示:面对一些国家加强对外国投资的限制,这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将继续鼓励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各类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的惯例,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创造更多的税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