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下,今年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去年9月以来的回升趋势。国家统计局3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高于2018年全年0.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4.3%,比2018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在解读投资数据时指出,补短板投资持续发力,促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回升。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补短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特别是年初以来,截至2月底已发行地方专项债3078亿元,不仅在时间节点上比往年有了较大提前,而且债券利息有所降低,债券期限有所延长。同时,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2月18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随着国家层面补短板稳投资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区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推动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实施。
上述举措有力地带动了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延续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5%,而去年全年为下降5.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8个百分点;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6.1%,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8.9%,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有所加快。受项目施工进度加快和土地购置费快速增长的拉动,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749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自去年初以来增速持续回升。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66340万平方米,增长8.3%。房屋新开工面积18814万平方米,增长6.0%,增速回落1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597万平方米,增长4.3%。房屋竣工面积12500万平方米,下降11.9%,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926万平方米,下降7.8%。
此外,民间投资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虽比去年全年回落1.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部投资1.4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控股投资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6%。
分地区看,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1~2月,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2.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4%,回落0.6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7.6%,提高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增长5.7%,提高4.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增速的稳步回升,也带动了工程机械类设备及相关建材产量的较快增长。1~2月,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增长25.3%,混凝土机械产量增长11.5%,钢材产量增长10.7%,平板玻璃产量增长7.8%。
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专项债从年初以来就启动发行,保障了基建投资资金来源。随着天气转暖,预计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甚至有证券机构评估,基建投资的改善可能是今年需求侧改善最主要的支撑,按照1~2月基建占比和年初大口径基建2.5%的增速简单测算,只要下半年基建不出现失速下滑(政策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使得这一风险大大降低),全年基建大概率实现8%以上的增长,甚至存在站上两位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