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铁四局二公司盾构分公司喜报传来,由该分公司负责施工的宁波地铁4号线4018标金达南路站-小洋江站区间荣获中铁四局首届十大精品样板工程。面对全局首次连续穿越1605米浅基础房屋群,无锡地铁4号线刘谭站-广石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卓越号”顺利始发,拉开了该分公司2019年盾构施工的序幕。 为积极探索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专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铁四局二公司于2016年10月成立专业化盾构分公司,全面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的盾构施工、设备管理、维保、周转材料及后配套调配、施工队伍管理等业务,成立两年来,该分公司承揽总里程超过49公里,施工区域分布在成都、无锡、宁波、常州、杭州、南通六大片区的九个工点,施工里程超过30公里,累计产值突破4.2亿元。 风起扬帆 树誉扬名 “为尽快现场履约,顾不得驻地选址和挂牌,便带领花名册上仅有的16名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从地处华东的苏州匆匆赶赴成都地铁3号线2标,举全分公司之力确保了三双区间盾构机的顺利始发。”回忆起当时的境遇,该分公司经理刘阳至今仍深有感触。 作为“出征首战”,该分公司虽然集结了最早一批到上海地铁8号线从事盾构机操作的“老司机”,但对成都富水砂卵石地质却知之甚少。“我们白天研究合同文本,晚上查阅大量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井点降水、跟踪注浆等措施和预案,同时牵头组建了QC小组,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拟定了优化掘进参数、重量方量双控出碴、近距离下穿在建市政隧道等课题。”谈及当时的奋战场景,分公司党委书记崔继勋激动地说道。 立足于自身专业化分公司的精准定位,他们坚持样板工序引路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化施工进程,强化技术攻关,并首次运用卡刀盘法成功克服了刀盘被卡现象,首次成功穿越未封底的下穿隧道,克服了350吨盾构机顶升1100毫米后始发的施工风险,宁波地铁4号线TJ4018标小金区间成型隧道管片完好率达98%、隧道轴线达标率100%。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三微改”创新创效活动,并先后完成物资材料管理系统App、电瓶车防瞌睡装置、《以“CDMP专业化管理”推动专业化公司发展》《降低多层级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安全风险》《降低富水砂卵地层盾尾刷磨损率》等40余项工艺工法,不仅提升了工效,还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 设备管理突出“新”字样获点赞 在面对穿越地层条件复杂、盾构机使用年限逐年增加、起步较晚、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因素条件下,如何提升掘进效率保障施工进度是横亘在该分公司面前的一道坎。 “落子”之初,该分公司就将价值超过3.6亿元的8台盾构机、16列电瓶车、7台龙门吊及3台套砂浆搅拌站视为家珍。但随着工程体量的持续增加,设备管理跨度大、设备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成为了新挑战。28个盾构区间,最长直线管理跨度超过1800公里,而设备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却不足24岁,管理经验较为浅薄,难度可想而知。 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该分公司一方面积极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分批次到兄弟单位进行学习、实地调研和开展培训课程,通过实打实的实操训练,逐步锻造自身技艺,坚持样板引路,编制出《标准化管理手册》,严格进行标准化施工流程工艺。另一方面确立了“以养带修,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的设备管理原则,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举措,形成了一套包含设备采购、调配共享、检修保养、故障分析、经验总结的设备管理体系,大力推行“三微改”工作落地,“真金白银”予以创新奖励。 “2018年全局自有盾构机共计52台,每台盾构机年平均掘进里程1136米,其中分公司每台盾构机年平均掘进量达到1638米,位居全局第一。在2018年全局物资机械工作会上,分公司单台盾构机掘进效率获局点赞。”设备部部长武迪介绍到。 二十米深地下的无悔青春 混合着泥土和泡沫胶味道的空气、不足半米的地下通道、各种机械的轰鸣声、狭小的施工作业面构成了他们的施工场景,随着工程进度的逐渐推进,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的技术团队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掘进过程中要严密盯控盾构机掘进姿态和掘进参数,为提升施工标准,分公司盾构机掘进误差被严格限制在35毫米以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精神需要高度集中。”盾构司机杨帆说道。 为扎实推进施工进度,盾构施工时间实行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基于盾构施工的特殊性,他们逐渐成为“见不到太阳”和“尽量不上厕所”的人。同时由于盾构施工周期的短暂,一年内转战不同城市也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安全是施工生产的第一要务,对于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安质部长张杰最有发言权。“8个在建项目同时施工,28个盾构区间,分布在7个不同城市,高峰期作业人员突破600人,地层复杂多变,II级以上风险源超过200个,而安质人员却仅有3人,安全卡控难度非常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张杰确立了“监、管分离,群控长效”“内业指导外业,外业验证内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理念,以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原因分析、追责问责、总结归纳为标准,结合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制定了《风险源清单制度》《施工现象定置化管理手册》《重大风险源公示制度》《专人专岗盯控制度》等一系列安全防控制度,并以实体课堂和“移动课堂”为抓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行之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难题。 “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工期进度而放弃了休假,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一心扑在工作和能力提升上。而正是这样一个青年员工占比80%以上的年轻团队,两年来共完成盾构机始发24次、接收30次,穿越II级以上风险源200余次,各工点施工均有序开展,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刘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