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目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

这些试点地区这么啃“硬骨头”(四)

自2018年5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开展以来,16个试点地区实现了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由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的目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今年在全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本期《热点聚焦》将关注最后一批试点地区如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审批效能,啃下这个关系到国家整体营商环境制度改革的“硬骨头”——

沈阳:“顺简快诺”推进“多规合一”

按这个部门的标准可以干,按那个部门的标准又干不了。不少工程项目就在不同部门规则的掐架中挣扎,甚至无疾而终……针对项目“批”不下去、“落”不了地的规划统筹难点,沈阳市从2016年9月开始发挥规划统筹功能,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

沈阳以“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城市空间结构为指引,统筹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规、土规、环保等各类规划。“一张蓝图、一个规划为项目设计定好了游戏规则,拿到哪个部门都认可。一致、顺畅是‘多规合一’给企业带来的最大益处。”

同时,该市以“减、放、并、转、调”为原则,全面梳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相关的各类事项,摒弃不属于政府职能的审批权力,取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等9项审批事项;简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4个事项办理方式;向区级管理部门下放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等6项审批权限;调整了“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环节办理时序。

在精简环节的基础上,沈阳市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分阶段联合办理。每个审批阶段一次收件、一次发件,由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

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项目单位可在调整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同时,签订“承诺协议书”,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据此发放“规划预许可证”和“施工预许可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贵阳:“一网通办”压缩政务审批时间

201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对贵阳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新模式予以通报表扬。贵阳市依托一张电子政务外网和一朵“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云建设“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使群众和企业通过一个唯一身份号,只进一次网上办事大厅登录入口的虚拟门或政务服务中心的实体门,只填一套表格,即可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初步构建了“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作为全国首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一网通办”平台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即“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通过“并联审批、多系统联动”压缩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务审批时间,由目前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在精简审批环节方面,贵阳市以“五个字”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一是“减”,取消不符合上位法和不合规的审批事项,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二是“放”,在历年已下放委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按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原则,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进一步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三是“并”,合并管理内容相近的审批事项,推行联合勘验、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四是“转”,转变管理方式,推行告知承诺制。五是“调”,完善相应制度设计,让审批时序更加符合工作实际。

同时,《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贵阳市各级政务大厅通过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窗口,无偿代办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市政公用服务事项,实现代办服务网络全覆盖。

深圳:“深圳90”改革压缩三分之二审批时限

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过多、时间过长一直是困扰建筑企业的头号难题,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拦路虎”。为解决该问题,深圳市于去年7月发布了“深圳90”改革措施。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工程类别的特点,分类制定了审批制度和流程,是深圳市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据介绍,“深圳90”改革措施将原来的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其中,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房建类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85个工作日以内,市政线性类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至取得施工许可,审批时间控制在33个工作日以内,至不动产登记完成,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以内。

据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刚介绍,这次改革增强了政府服务的义务。把坐等审批改为主动下达、主动提供、主动确认、主动安排,将以审代管改为指导、协助和帮助推进。

延安: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显成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从2018年4月初正式运行以来,延安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2018年是延安市行政审批局组建运行的第一年。据悉,自该业务开展以来,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市发改委、工商局等28个部门承担的10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职责划转由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担实施。

2018年10月20日,该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与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陕西省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联通,市级“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和叠加的“一张蓝图”纳入审批管理系统,这也是全国第五个与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联网的试点城市,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一网申报、网上办理,数据入库、信息共享,全程留痕、跟踪监管目标。目前,审批管理平台注册项目180个,申报项目139个、事项219个,已办结事项122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04-15 目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01.html 1 3 这些试点地区这么啃“硬骨头”(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