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就如何深化工程承包体制改革、高质量开展全过程工程服务和总承包,本报邀请了两位行业老领导、老专家发表意见,一位是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设计工作的吴奕良,他是工程设计单位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发起人和文件起草人;另一位是原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总经理何立山,他是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的带头人之一,他们点、面结合通过两篇文章提出了目标和方向。4月1日本报刊发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公司是时代的使命》一文,从面上进行综合陈述,本期则以寰球公司为例,从点上深度展开。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球公司)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第一个寰球全国性化工设计单位,是全国最早创建国际工程公司的工程设计企业之一。按照国际工程公司通行模式,对设计体制、程序、方法和管理进行一系列整体性改革,由单一的设计院向以设计为主体,具备科技开发、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指导、投融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等多功能全价值链综合服务的产业结构体系转变,取得明显成效,这是我国工程设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意义深远。 从1978年重建时的362人发展到现在近2万员工,纵观四十年寰球公司改革发展的历程,从事业单位发展为科技型企业,成为国家能源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油炼油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石油烯烃工程技术中心;从单一设计功能的设计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多功能的国际工程公司;从工程技术发展到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与投融相结合;从国内业务发展到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内外经营的多元化市场;成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十佳工程总承包企业”(排第一位)。目前,寰球公司紧紧围绕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炼化工程综合服务商、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炼化工程综合服务商、进入国际能源工程公司前十强的目标,高质量发展,高起点奋进。 坚持整体改制,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40年来,寰球公司历经了11次重大转折和突破,实现了多个全行业第一的创举。1979年6月,国家计委等部委《关于勘察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取费试点的通知》,拉开了行业改革开放的序幕。但由于改革不同步,政策不配套,向企业化方向发展走了10年还远未到位。公司深感这种状况已经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急切要求彻底改为企业,并从1989年开始,连续三年给主管部门打报告,要求改为企业。终于在1991年10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后报国务院生产办公室批准,同意寰球公司改为企业,成为全行业第一个“事改企”的设计单位,比其他设计单位提前了整整10年。这是寰球公司,也是全国设计行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 寰球公司在组建工程公司的基础上,又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要求作为行业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一系列深入改革。1992年3月,化工部批复了寰球公司的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内容包括:建成国际工程公司,改革设计体制,面向国际市场,坚持科技创新,实行承包经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核算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劳资制度,试行股份制等10个方面,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改革获得了政策支持。 1992年6月,经过艰苦努力,经贸部批准了寰球公司的对外经营权,成为勘察设计行业首批获得对外经营权的全国四家设计单位之一。至此,寰球公司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拥有对外经营权的工程公司。同年11月,经外交部批准,寰球公司又成为全行业唯一一家获得“通知签证权”的单位,即授予寰球公司派遣人员临时出国(境)和邀请国外经贸人员来华事项的审批权,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0年8月,国务院主要领导对寰球公司的体制改革有关问题非常重视并给予明确批示,10月,经国务院批准,寰球公司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境内169家企业、全国十家勘察设计单位之一。这是寰球公司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和转折。 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寰球公司整体进入中石油集团公司,这是寰球公司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通过深度融入世界级的大型油气产业集团,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和实行工程总承包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翻开了寰球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按照中石油的战略部署,2008年至2009年,中石油六建公司、兰州石化工程公司、抚顺工程公司、独山子石化工程公司合并重组,成为寰球公司直属企业;2016年,寰球公司和东北炼化公司合并重组,并整合中石油所有炼化设计资源和部分施工、设备制造、检测等资源,由九家工程公司和两家施工企业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新的运营管控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化重组后的规模优势、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和一体化优势,使寰球公司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 40年来,寰球公司实施了12次企业重组、并购和整合。目前拥有15个直属企业、13个海外全资子公司、3个海外合资公司、16个海外办事处。寰球通过整体改制和每一次的重组、并购和整合,严格按照国际工程公司的要求,切实进行产业结构、创新结构、运营结构、管理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本、技术、人才、资源聚集,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完善综合功能,扩大规模效益,拓展资源优势,增强研发创新实力,加速公司转型升级,在差距巨大的条件下取得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人才战略, 培育优秀职业团队 寰球公司始终围绕创建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人才要求,长期坚持“破格选拔人才、广为吸纳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精心培养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方针,长期坚持优化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形成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现代管理、高级技能和国际化五支人才队伍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人才开发管理结构体系。长期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多种行之有效的人员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内国外市场要求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优秀人才,是寰球公司能够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40年来,寰球公司先后派出数十批共数百人次专业技术骨干去知名国际工程公司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1990年1月开始,分批分期派遣专业技术及项目管理骨干赴意大利和日本等知名国际公司工作学习一到两年,到2012年,先后为寰球公司培养了约200多人,成为创建国际工程公司和快速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采用这种国内独有的国际工程人才培育方式,坚持长达23年之久的实践证明,这一创举对寰球公司创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加速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20年,寰球公司各方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已经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有博士58人,硕士1873人,本科与专科10900人,具有高级职称2795人,中级职称4678人,初级职称20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3人,国家级设计大师6人,行业级设计大师29人,教授级高工122人,获得高级项目经理(PMP)、各类执业注册工程师共2572人次,高级技能专家15人,全面提升了全体员工的执业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国际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创新型、复合型、专家型高端人才以及技术开发、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安装、专业设备制造、项目管理、开车指导、安全、财务、融资、法务等各类专业人才。 坚持技术研发, 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40年来,寰球公司共完成了3000多项工程设计和国内外工程总承包任务,充分利用中石油的集团优势,使寰球公司成为产业链、工程链、科技创新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和科技创新主体,形成“产学研设”的科技创新结构体系,取得了重要成果。截至2018年底,公司拥有专利710件,其中发明专利266件;工法47件;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秘密323件;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38件。此外,主编和参编的标准459项,其中国标86项、行标146项、企业标准215项。获国际奖4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工程类奖891项。 多年来,寰球公司作为“国家能源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油炼油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石油烯烃工程技术中心”,长期坚持“技术领先”战略,在石油化工领域,通过自主技术研发,先后攻克了一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市场价值的国家和集团公司的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创新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拥有204项成套技术/单项技术/工程化技术。拥有千万吨级炼油系列技术、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工业化成套技术、30/52及45/80万吨大型合成氨/尿素成套技术、大型LNG接收站和液化技术、16~30万立方米的大型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以及丙烯酸/丙烯酸酯、ABS树酯等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转让和建成多套生产装置;聚苯乙烯、裂解汽油加氢、丁烯—1、烷基化技术、低温甲醇洗等多个单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套生产装置投入运营;建成了年产油品405万吨、目前世界产能最大、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具备建造单线550万吨/年天然气液化工厂的技术和能力,正在进行单线800万吨超级大型天然气液化成套技术研发;此外,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设计和建设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领域,具有30多年的发展积累,先后完成了40多套聚丙烯、30多套聚乙烯建设项目;在国内建设的环氧乙烷(EO)/乙二醇(EG)装置能力超过70%,具有丰富的乙二醇工程经验;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形成了自有核心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公司在国内外承包市场的竞争实力。 坚持外为中用, 加速公司科学管理 长期以来,寰球公司不断学习和吸纳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做到外为中用,结合国情,实施管理科学化和信息网络化创新。 自1978年至2002年的20多年间,先后由公司领导带队,派出26批共300多人次赴美国、西欧、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30多家知名国际工程公司进行考察学习或参加设计联络、合作设计。通过学习、吸收、结合国情再创新,形成寰球公司自己的宝贵财富,包括变革公司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专业设置、项目管理、工程规定、企业标准,编辑出版了《工程设计手册》《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工艺系统设计手册》等,并重点参照国际工程公司的管理模式,结合国情,建立战略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QHSE管理、生产管理、内控管理、标准规范管理的全方位现代化管理结构体系,以强化企业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全部内容所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活动,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从可研立项、基础设计、详细设计、采购制造、施工建设到开工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管理过程,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 在创新管理的同时,寰球公司十分重视对信息网络化的投入,从引进、学习国外先进软件开始,不断完善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坚持“以工程设计集成化为核心的业务执行平台、以数字化交付为核心的业主交付平台、以工程设计云和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平台”为驱动,逐步实现多专业3D协同设计,具备全专业数字化交付能力;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引入到工程建设各环节,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程建设智能化应用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深度融合作为炼化和销售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具备“装置数字化、数据标准化、应用集成化、管理可视化”智能工厂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系统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加快业务流程重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坚持面向世界, 建设一流工程公司 多年来,寰球公司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在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科学管理、信息网络、技术水平、综合服务实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进入国际工程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4年4月,寰球公司决定在孟加拉国设立寰球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驻外办事处,拉开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序幕,使孟加拉市场成为寰球公司对外承包工程的发源地。1995年5月,通过艰苦努力,力排众议,在孟加拉国签订了第一个仅60万美元的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合同并得以顺利实施,开创了寰球公司独立进入国际市场自主开展总承包业务的先河,为后来签订数亿数十亿美元单项工程总承包合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这也是行业内自主签订的第一个EPC总承包合同。 1997年12月,据经贸部统计,在全国设计行业中,寰球公司的境外项目合同额和营业额首次名列第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998年8月,寰球公司首次被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列为全球225强工程承包商和全球200强设计公司之一,表明寰球公司在建设国际工程公司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从1998年2月开始,寰球公司针对斯里兰卡炼油厂改造项目,经过艰苦努力,尤其是在项目投融资方面做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工作,终于在2000年12月,与斯里兰卡锡兰石油公司签订了炼油厂改造工程总承包合同。不仅开创了我国政府第一次对外提供有竞争力的“混合贷款”的先例,也首次实现了寰球公司投融资的重大突破,为今后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3月,寰球公司与越南化工总公司签订海防(磷酸二铵)项目管理PMC总承包合同,并按合同要求顺利完成,开创了我国工程公司成功实施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的先河,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1年、2012年寰球公司营业额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排名第一。目前正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经营业务,近些年以来,又陆续在越南、古巴、委内瑞拉、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订了一批大型工程总承包合同,单项工程的合同额从几亿到10亿、60亿美元,有的已经顺利完成,有的即将完成,个别项目正在等待生效。 境外单项工程合同额从60万美元发展到60亿美元,前后10多年时间,提高了1万倍,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跨越,是寰球人创造的又一个奇迹。从1998年开始,寰球公司已经连续20年进入美国ENR250强国际承包商和225强国际设计公司行列。 40年的实践证明,寰球公司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技术领先、一体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六大根本转变:由设计院向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的国际工程公司转变;由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由工程技术向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与投融资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转变;由粗放式的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国内先进向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和中国工程建设“航空母舰”转变。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实现国际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必然要求和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