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建企如何在装配式市场抢占风口?

被称为“建筑业革命”的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广泛关注的重要焦点。

与传统建筑方式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作为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为加快推动建筑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此后,各地也陆续出台旨在鼓励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加速落地,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空间也加速启动。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17~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累计市场空间约2万亿元;2017年~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累计市场空间超过6.8万亿元。

许多企业早已嗅到其中商机,并加速探索和布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依然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以及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装配式建筑不是简单地把现场浇筑环节挪个地方,而是要从建筑到内装进行全流程的产业化革命。”有业内专家指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然带来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的重大变革,使建筑行业的发展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而要实现这一重大变革,必须首先要解决标准化问题。只有将标准化植入现有建筑体系之中,让装配式建筑发展“有据可依”,才能避免装配式建筑的无序化发展和低水平竞争,从而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专家建议,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技术标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筑行业企业应当抓住装配式建筑之本,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管理模式、监管制度等,打造从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建筑体系到建筑标准这一完整的技术输出和服务体系,为建筑业迈上新台阶做好准备。从政府层面看,也要强化政策研究,在为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利政策环境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跟风,出台不符合实际的政策,误导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形成产能过剩和低水平无序竞争。

2019-04-25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41.html 1 3 建企如何在装配式市场抢占风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