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乡村振兴

王澍:乡村建设从小处着手

乡村建设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想围绕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学里的一个课程来谈。

2012年,在我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建筑学院做了个决定,将建筑教育全面从城市转向乡村建设,这是学院集体的努力。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作为中国自己的文化、本土的文化,只留存于中国的乡村。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正常的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社区、社群关系等这些角度看,未来真正的希望也在中国的乡村,城市已经是一个完全异化的地方。

我们大力推动建筑教育,我们讨论中国乡村,实际讨论的是中国本土地方文化。重要的是,怎样在已经全球化的环境下推动这样的思考和努力,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尝试。三年前,由中国美术学院牵头,联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美国的麻省理工建筑学院一起尝试在中国乡村进行现场教学活动。

我们选择了浙江省南部乡村建设基地。在浙江衢州的一个县,县里有三百个村子,我们发起了一个名为“乡村微型基础设施建设”。宏观地讲是做乡村基础公共设施,具体的着力点其实就是厕所。我们以乡村的公共厕作为一个着力点,既做厕所,但是又不只是厕所,它的功能超过了厕所的范畴。

每年夏天,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在一个村子里面至少待三个星期,进行现场教学,到现在为止这个活动已经进行了三年。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希望解决一个问题,即在整个现代建筑教育里,设计和建造是割裂的问题。我们希望探索一种将设计和建造重新结合的可能性。

乡村的建造和设计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乡村,不是在现代的建筑师制度下形成的,而是依靠工匠传承。我们如果真的想介入乡村建设,就要思考怎么样把设计和建造关系打通。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

怎么推动现场教学?

一开始学生完全没有概念,所以第一个星期的基本工作就是了解这个村子。

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待在一个村子里面,白天晚上都在村子里,同时要设想在这个题目下进行场地的选择。

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在村里什么地方造厕所,怎么造厕所,全部由他们自己决定。这有点像中国古代园林建造,首先是相地,要找到设计作品与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方案。

另外还要重视乡村里的人文遗产。在中国只有在乡村有真正的独栋住宅、家族住宅,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几千年积淀的聚落传统、社会结构和周围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对匠艺传承和自然材料的了解。像这样一个村落在我眼里,有着重要的遗产价值。学生从这样的视角,可以认识到村落里的遗产问题。

三个星期的时间非常紧张,学生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工作,因为他们在三个星期之内要完成几个阶段的作业。

第一个阶段,要进行第一次评图。为了评图学生疯狂做方案,四个组都在做方案。中国的同学、美国的同学、其他国家来的同学,年轻一代的交流完全没有障碍。

这种交流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中国建筑的理解是从材料和建造开始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同学将中国建筑材料讨论作为第一要素。麻省理工同学一上来首先就谈规划,对一个村子进行规划分析,这是他们特别擅长的。东南大学同学很会画图,图画得很规范。

试验阶段,各个学校很不一样。每个组会找这个村子里的工匠,用真实的材料进行建造试验。最后老师投票选出方案投入建造,由乡村的工匠进行建造。

稍微有一点可惜是,因为学生只能待三个星期,最后真正的建造他们没有办法参与,他们只能通过网络,知道大概是什么样。

乡村建设和建筑师一般的工作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是追随村子的发展一直待在那里。到了第二年,我自己的设想是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县里面的三百个村子,如果最后每个村子都能造这样一个项目,即使这个项目最后的成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也没有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浙江省一共有三万个村子,十年前我们有四万个,但真正列入保护名录的现在只有三千个村子,也就是十分之一,这意味着有十分之九的村子都会被拆除。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不能用被保护的村子代替被拆掉的村子,因为这是不同人在不同地方的生活和文化。

怎么样能够让新旧村落同存,让这样的遗产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延续下去,这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话题。我认为光靠保护是保护不了的,一定需要新的设计、新的建造和传统进行对话和呼应。

我认为,许多看起来很一般的村子,从更广泛的人文角度来说,就是遗产,是真实的中国当代乡村遗产。思考这个问题,我带着学生去现场,花了一天时间对村子里几乎每栋房子给学生做了一遍点评。

每届学生的作品都试图和上届的有所不同。学生已经会比较细腻地考虑小房子和场地的关系,而且学会把所有的现存物,不管是旧民居还是新民居都作为某种已经存在的并需要尊重的事物来进行讨论,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作品出来后,不仅我们的学生,当地工匠也感到非常自豪。我觉得这种建筑师的情感教育,是让学生和老师真正在那个环境下建立起一种真实情感上的联系,面对材料、面对社会,这是特别朴素的,甚至都谈不上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是我觉得支撑起建筑学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东西。

我感兴趣是最后的使用。学生作品建成之后,我们会做追踪调研,看他们怎么用这个房子。其中一个的作品,白天作为菜场被使用,晚上作为电影院被使用。在乡村募捐时,又作为募捐场地被使用。我觉得这基本实现了我们的想法,让小的公共建筑,变成了菜场,变成了电影院,变成了聚会点。

再回到现场教学这个课程,它很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让学生在学院里受到训练,最后还完成了在乡村作为建筑师的训练。这看似一个很朴素的事情,但是很多建筑学院的学生未必有这样的机会,真正接触到一个从建筑设计到实施建造这样完整的训练。

编者按:近期在同济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乡村振兴中的建筑遗产”上,国内外多位学者共同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成遗产所承担的角色和遇到的挑战。本版遴选一些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2019-05-13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025.html 1 3 王澍:乡村建设从小处着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