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乡村振兴

杨贵庆:对传统村落要做“无”的设计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与家族社会关系的对应分析,对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其实由来已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乡村研究蓬勃而起,当时研究的是民居。

关于民居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有很多高校专家学者都在进行研究,特别是在进行大量的民居调查,有一些是在城市,但是大量的民居在乡村。民居调查的队伍非常多,东南大学王文卿先生组织的民居调查专门发文,从乡村建筑学探索关于人们共有意识的话题。特别是这种相互关联的共性,村落的总体结构在人们心目当中共有的意识和文化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许多非常深刻的研究文章。常青院士曾指出,这些村落是千百年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俗风情与地脉环境融为一体的风土生态系统。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它是建成遗产,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来认知环境。

在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的特征所对应的社会学意义方面,我们团队也做了研究。包括这种整体性空间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反映的社会意义、居住与社会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场所的标识性,都对应于这样一种社会语义。

我们尝试在空间和社会关系之间建立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在当时的生产力,当然是落后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这样一个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关系,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我们希望能够提出这样一个假设,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空间结构家族关系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现在的研究是否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揭示?

因此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研究的路线,从传统村落空间的表征,空间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价值,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形态方面的联系,从这当中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量化分析内容,比如说布局建筑之间的高度、面积、高度、宽度,建筑之间的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意义?人们如何定义建筑之间的关联性?经过研究,如果假设找到空间之间的关联语义的话就可以解释村落的形态,反过来可以为我们的保护和有机更新设计提出一种参考,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村落。因此我们把这几个方面展开。

比如说高度,一些重要的家族祭祀场所,或者说坟地,和住的空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比如说这之间的距离,村落是大家族血缘和亲缘的形成,家族下面的房主和各个家庭之间的部落有什么关系,他们和主屋之间的关系,这些建筑的占地面积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对生产资料资源的占用,对主街的占有,对主要河道、河道资源利用有什么重要的含义在里面?从这几个要素,我们尝试进行研究,之后把很多研究经验用在乡村振兴的思考上。

以浙江黄岩乌岩头村为例,整个村落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先民定居是在清朝中叶,和传统村落一样有适合的水系条件,村落被传承下来,当然和其他的山地村落一样,生产力、生产关系无一例外输给了城市。在以物质交通为新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时代,山地村庄几乎面临全面的衰退,因为人走空了。这种衰败的景象下,这些建筑的命运非常惨痛。后来,通过我们的建造全部恢复过来了,当然我们的恢复不是文物式的恢复,因为不是文物,文物要修旧如旧,但是很多的村庄不是文物,要继续活下去,我们做了很多研究,研究社会关系和家族结构。

调研非常困难,我们尽量通过访谈的形式,把家族关系理顺。他们住在哪里,甚至在空间关系当中进行展开。通过模型建构选取这样的切片,以2米×2米的单元网络进行划分,如果做得太细,模型很复杂,做得太粗反映不出来定量关系,因此选择了两米划分,还可以分类,然后我们进行了模型建构。通过这些定量因子来看,可以把这些家族的房主进行对应研究,在高度研究方面,可以反映出与墓地和祠堂的相对位置。

比如说墓地和祠堂,这是一个村落的一部分,与每个房屋的关系,形成了这样的距离,距离通过一种计算可以看出重要性。在村落布局和祠堂相应的关系上,每家每户与祠堂的关系,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宗教或者说进行祭祖文化活动的建筑,他们的控制点在平面上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关联性。

同样,我们在研究村庄布局与中堂、院子的关系上,可以看到相关性,反映出一般的住所和主屋的关系。随着时代变化,主屋传承下去,家族与主屋的相对距离、村落布局,另外沿着主街和溪流,他们的站位关系反映了对资源利用的优先权和家族对应关系。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家族秩序又有按照男丁的分户公平性,院落面积与家族公平性对应性,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对住宅院落边上公共院落的权利界定。通过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初步结论。

从高度上来看,户外空间和家族的信仰空间之中存在很强的对应。住宅到祭祀地方的距离和家族地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当然,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微差,比如说同样是儿子,比较有出息、比较有钱的,站的位置还是要修正的,因此我们获得了一些启发,定量分析方法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来讲可以做一些细化研究,可以解释传统村落空间产生的逻辑。这样的研究对于空间结构家族关系之间有一定的对应性。可以应用于村落的保护利用和规划设计,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利用。

最后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启发,做传统村落设计,我们恐怕要做“无”的设计,做“空”的设计,而不是做实体设计,因为传统村落空间关系和家族关系定义给我们启发是用他们的方式界定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就想到,用材料来建房子的话,“空”的部分是有意义的。我们是否可以有这方面的推论,建乡居以为村,当其“无”。“无”的部分,反映出空间结构、社会关系,作为乡村遗产的精髓之一,予以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黄岩乌岩头村

2019-05-13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028.html 1 3 杨贵庆:对传统村落要做“无”的设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