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019年5月19~20日,第291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9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钢结构领域顶尖人物和中坚精英,4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襄盛会,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共计28位。
浙江省科技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钢结构协会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由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清瑞主持。
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院士委托,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首先致辞。陈建峰讲道,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是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其最新科技成果搭建的技术交流平台,自从2000年初创办以来,共有500多位院士、1000多位青年科技专家、2万多名工程科技人员参加了论坛活动。
论坛本着促进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研究,提高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工程科技界专家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讲台,以鼓励优秀人才成长为主旨,充分发挥了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多个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建筑业管理局局长朱永斌代表浙江省在致辞中表示,浙江省钢结构起步早、实力强、影响大,产值规模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钢结构产值628亿元,产量622万吨。绍兴市被住建部命名为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萧山区被命名为中国钢结构之乡。浙江省钢结构已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承建了一批精品项目,创新了一批核心技术。中国工程院把论坛放在浙江省举办,这是对浙江省钢结构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浙江省以钢结构产业引领建筑业转型发展寄予的厚望,论坛的举行必将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钢结构建筑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聂建国院士代表学部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钢结构协会共同发起,已成功举办了三届。2016高峰论坛,学部部分院士提出的“关于在结构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的院士建议”,对近几年我国钢结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2017高峰论坛,为“十三五”期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钢结构桥梁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8高峰论坛,围绕“海洋钢结构产业发展”“海洋工程结构技术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助力了钢结构行业转型发展。
聂建国指出: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已成为我国结构工程尤其是钢结构领域的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成效显著,行业反响很好。多年来,我国钢材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钢结构发展最快的国家,论坛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了我国钢结构的创新和发展。
论坛开始前,播放了西南交通大学钱冬生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绍蕃教授、清华大学王国周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钟善桐教授四位中国钢结构前辈百年诞辰纪念片。全体与会代表共同回顾了他们的生平和业绩,纪念和感谢他们对我国钢结构行业做出的开拓成果和杰出贡献。纪念片的播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素梅教授、清华大学王元清教授主持。
论坛中,重庆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等9位中外工程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BrianUY,墨尔本大学教授Priyan Mendis,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郁银泉等24位中外土木工程技术专家做邀请报告。报告围绕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其防灾减灾、高性能结构材料、大型工程结构诊治、钢结构住宅及桥梁、工程技术及标准、信息化等主题,研讨了钢结构、组合结构等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
受论坛主席岳清瑞院士委托,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做论坛总结。他表示,推动我国钢结构事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有益的经验,需要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之间加强协作、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希望本届论坛能够成为更广泛深入交流的新起点,成为通力合作的新开端,为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论坛的召开,对推动我国钢结构产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化解钢铁工业过剩产能,促进钢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们参观了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浙江绿筑集成科技生产基地和杭萧绿建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