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建国7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今年9月30日投入使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容量将使中国所有机场相形见绌。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本期建设将实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00万吨、年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设计目标,远期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年飞机起降88万架次。
5月13日,国航、南航、东航与厦航四架大型客机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执行验证飞行。正在建造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竣工后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有许多“世界之最”。它的施工速度、规模和先进的技术,加上建筑师最具创意的设想、最富灵感的设计,都惊叹了世界。早在2016年英国《卫报》评选“新世界七大奇迹”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居榜首。建成后,它将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日本成田国际机场等竞争亚洲枢纽机场。
2014年12月26日进行开工典礼,计划2019年9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农田变成了世界第一大机场,也见证了中国速度。
项目耗资高达800亿元人民币。这座巨大的机场由16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和5.2万吨钢材建成,占地47平方公里。该机场计划修建7条跑道,将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它的设计师是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大兴机场在她的手中依旧延续了她的“内核”——曲线,“永恒的流动”孕育而生。这种外观流动的温柔赋予了机场设计全新的力量与生命力,让它在众多机场建筑中脱颖而出,并奇迹般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面积达103万平方米,超过了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与迪拜机场三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站楼。
北京大兴机场结构复杂,空间跨度大(航站楼区南北长约1753米,东西宽约1591米),这是大兴机场施工最大的难点之一。
如此庞大的屋盖仅用了8根C形柱作支撑,其中有6根在一个180米直径的同心圆上,它的工程体量可以轻松地将“鸟巢”放进来。而为乘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8根C形柱,彼此间距200米,这几乎就是无柱的巨大中厅。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具有庞大的公共空间,同时它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屋顶,面积达18万平方米。大兴国际机场出名的圆形玻璃穹顶,便是节能环保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些天窗,楼内60%的区域都可以实现天然采光,中央天窗和条形天窗采用了最新的铝网玻璃,既减少了热辐射,又能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室内。整个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其中屋顶玻璃8000多块,由12300个球形节点和超过60000根杆件组成的巨大屋顶被设计成一个自由曲面。每一个杆件和球形节点的连接都被三维坐标锁定成唯一的位置,这8000块玻璃中没有两块是一样的,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它还是第一个高铁下穿的航站楼——完全实现零换乘。外观采用“五指型”的布局设计,让乘客从出发层到登机口最远距离只有600米,步行8分钟到达。而且新航站楼设计的“双进双出”的模式让换乘的效率大大提高。加上地下还有高铁,完全可以实现零换乘。
轨道交通除了计划中的北京地铁、北京新机场线、京霸高铁、廊涿城际、S6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地下还预留了2条轨道交通线,通过轨道交通把京津冀紧密相连。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地采用扬尘噪声监控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系统、建筑垃圾重复利用等绿色建造技术装备,把绿色建造理念贯穿施工建设全过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它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在遭遇地震影响时,不但要确保航站楼结构完好,还要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和人员安全,并在灾后发挥应急救援作用。
所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了层间隔震技术,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解决了其与地铁、城铁等轨道交通对接时的振动问题。这项技术目前是国内首创,抗震设防烈度可以达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