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1日,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实现合龙。黑龙江大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国际公路大通道,实现中俄地方城市间互联互通。
黑龙江大桥项目建设前后酝酿了28年,开创性地提出“共贷共建、同步实施、统一运营、收费还贷”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项目起点位于中国吉黑高速,在黑河市长发屯南跨越黑龙江,终点位于俄罗斯布市卡尼库尔干村北的布哈公路,全长1284米、宽14.5米,主航道跨径147米,桥型为双车道矮塔斜拉桥;路线全长19.9公里(中方6.5公里、俄方13.4公里),标准为二级公路;概算总投资24.7亿元(中方5.66亿元、俄方19.05亿元)。计划工期三年,2019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2019年底交工验收。
黑龙江大桥是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首座钢结构矮塔斜拉桥,大桥下部基础采用钻孔扩底桩,减少了基础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上部钢梁材料采用我国首次生产并使用的Q420F级耐候钢,可耐零下60℃的极寒温度。采用中俄两国共同设计的塔梁固结顶推施工工艺,经过与顶推施工单位的十余次论证,确定使用专业顶推设备44台套,由拼装平台向主桥跨中采用步履式多点顶推法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