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创新与求变,钢结构企业转型发展的主题

——专访湖南金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勇

5月31日,为期三天的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暨湖南金海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海集团)20周年庆典圆满落幕。会议期间,在庆祝金海集团成立20周年的“钢好二十年”为主题的庆典晚会现场,记者有幸专访了湖南金海集团董事长、湖南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曾勇,话题涉及国家大力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2018年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形势,以及20年来金海集团这样的企业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成为一名“弄潮儿”等。

利好政策频出,未来钢结构市场巨大

曾勇告诉记者,自2013年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始,国家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标志着国家正式将推广绿色建筑、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中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为此,住建部联合相关单位编制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2018年12月24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被列为2019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2019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和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工作要点中同时提到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积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在试点地区保障性住房、装配式住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中,明确一定比例的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跟踪试点项目推进情况,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可以说,“钢结构”已成为建筑业中不折不扣的“热点词汇”。

建筑业转型升级,钢结构形成高吨位“硬核”

钢结构是指由钢板、型钢、钢管、钢索等钢材,用焊、铆、螺栓等连接而成的重载、高耸、大跨、轻型的结构形式。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结构,主要是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而言的。

全球闻名的标志性建筑,如埃菲尔铁塔、纽约帝国大厦、北京鸟巢、港珠澳大桥等,无一不大量使用了钢结构技术。

在发达国家,钢结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相对而言,中国钢结构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高性能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日趋普遍,中国钢结构建筑工程迎来了高速发展。

曾勇说:“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7.4%;钢结构产值673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87%。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有效使用面积大等优点,与其他建筑结构体系相比,钢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粉尘、不会产生建筑垃圾,而且建造用的钢材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钢结构具有天然优势,它最适合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施工现场装配或焊接,而且能够塑造出建筑独特的造型,展现出优美的建筑景观。

本届“钢结构建筑绿色发展高端论坛”邀请到了代表国内钢结构领域最高水平的多位院士、大师就目前钢结构行业发展中包括装配式空间钢网格结构、钢箱梁组合结构、高层钢结构、装配式钢桥等热点、难点与参会代表进行主旨学术报告,一同交流、分享,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推进了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大会对2018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奖工程及全国钢结构工程优秀建造师等行业先进进行了表彰。行业大会上公布了“2018年度钢结构建筑行业竞争力榜单”、“2018年度中国建筑金属屋(墙)面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榜单”、“中国钢结构行业2018年度诚信企业(5A)名录”,三百多项大奖获奖产品集合成高吨位的优质“硬核”。

金海集团20年硕果累累 企业转型贵在创新求变

曾勇在行业盛会之后,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5月30日适逢金海集团创业20周年。二十年来金海集团步履维艰,但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行至目前已硕果累累。

他讲述道,金海集团创立于1999年,目前已形成了长沙、雄安双总部,下辖湘潭、常德、吉首、河北四大生产基地及多家分子公司的产业格局。金海集团是首批由国家住建部认定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之一。集团及所属子公司已取得钢结构制造特级、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钢结构专项设计甲级等资质,设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马克俭院士为核心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和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以核心技术“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为代表的各类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126项,综合实力全国行业排名第9位。

曾勇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金海集团二十年创业的确可以说硕果累累,但还是要关注当下的市场,谋划下一步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市场“大有可为”,行业标准和品牌有待树立。

长沙是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上领先全国,但相比混凝土结构的成果斐然,建筑钢结构是一块短板,尤其在钢结构住宅方面,才刚刚起步,行业小、散、乱的问题比较突出。曾勇坦言,钢结构行业门槛不高,大企业投入十几亿元谋发展,小企业投几十万、几百万也可以做,仅湖南地区就有几百家钢结构企业,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曾勇表示,湖南省钢结构行业发展相对于全国来说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因为湖南省位于中部地区,起点低,市场氛围跟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他说,金海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湖南省钢结构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年来,我们见证了湖南建筑行业发展,也经历了建筑钢结构行业从无到有,到现在的初具规模。作为湖南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我觉得协会目前大大小小400多家企业都需要跟发达地区的同行学习、取经,以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路走来,非常艰辛。近年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地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前,市场多称建筑钢结构,钢结构只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主体构建或者是梁柱的一个结构体系,如今大家都说钢结构建筑,即用钢结构来做建筑,市场在变,思维也要变。钢结构行业已从传统专业承包方式,向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与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转型,因此必须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管理和承包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转型过程中,人才是关键。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产业转型过程中缺的是人才,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总之,创新和求变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主题。从整体上讲,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国家战略,而我个人也认为:智能制造才是中国建筑产业的未来。钢结构建筑完全符合国家现阶段绿色发展战略,中国建筑转型看钢结构,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创新求变,颠覆传统发展思维。过去的二十年,相较于业内同行先行数十年的实践经验,金海集团书写了一段厚积薄发的传奇;下一个二十年,行业大势已起,我们将以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为契机,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系统集成服务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科技创造领跑者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智造供应商,我们不忘初心,20年,再出发!”在访谈结束时,曾勇如是说。

2019-06-06 顾今 ——专访湖南金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勇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338.html 1 3 创新与求变,钢结构企业转型发展的主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