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上海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月,在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了《纲要》——作为长三角发展“行动路线图”,终于到达国家最高决策层。
长三角国土面积在全国只占3.74%,但GDP占比却接近了25%。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引领区,其发展一直令人瞩目。长三角城市群也是我国城市化最密集的地区。区域内共包括45个城市,人口约占全国的1/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66%。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掷地有声,才半年多,《纲要》就上了政治局会议桌面,最高决策层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韩正在上海表示,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充分发挥长三角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做好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建设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韩正还强调,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着力优化港口布局,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压缩通关时间,降低合规成本;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绿色发展这个主题,建设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产业一体化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四个维度上抓紧推进。
对于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要前提和保障。去年6月,四地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规划明确、需求对接、就近接入、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批推进17个重点项目,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今年5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交通运输部部长、领导小组组长李小鹏主持。参会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陈群、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安徽省副省长何树山,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和部管国家局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司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等一大批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阵容豪华,内容也不简单,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构建一体化轨道网、高密度干线公路网和现代化高等级航道网,提升世界级城市群“硬”“软”实力。可见,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发展,交通依旧先行,已经在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纲要》的蓝图实现铺设道路。
此外,今年2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还专门率团赴沪,与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共同见证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签署,浙江海港集团将向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增资,合资后的盛东公司继续经营洋山深水港区一、二期集装箱码头,并作为小洋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的建设和经营主体。这次“握手”,破解了十余年来上海港与宁波港的资源之争,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打造航线”。
另据了解,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省市交界或将成立一体化示范区。示范区相当于三省一市的“试验田”,更能承担“特区”的角色——长三角面积广大,实现区域一体化有很多障碍,这就需要有适当的地域来推进一体化的示范先行作用和支撑带动作用。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方案,已经被提上日程,并有望在三省市交界的区域落地,面积占地23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