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厨房家居行业过得并不容易。而且从宏观角度来看,今年可能过得也不会那么轻松。在这样的背景下,厨电、橱柜的融合之路应该怎么做?
笔者以为,首先,这两年无论国家如何调控,整个市场依然处于下行的状态,这使厨房家居行业进入了漫长的长周期,而且这轮调整的长周期可能比大家预想的还要长。在橱柜、厨电等与房地产行业配套关联的80个子行业中,笔者感觉到未来市场的下行压力可能更加明显。在这样的长周期之下,无论是大家谈论的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抑或是从2018年开始火起来的消费分级,暴露出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做了相关调研。无论是房地产下行,还是未来三、四级市场随地产周期而产生的变化,都会带来一些利好因素。大消费周期过程中,我们最主要的核心观点是当下的消费者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家居产品趋好趋优的发展趋势,都驱使我们在打造不同产品时,向中高端方向转型。
通过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四分法原则”,我们在对厨电做了匹配后发现,四五千元以上,来自于烟机、灶具、热水器、净水、洗碗机高端化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而且上升的比例和节奏都非常明显。除此之外,我们也在思考究竟如何用新技术给传统行业和产业赋能。在这个过程中,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都会成为产业转型的翅膀,为新品类、新物种和新产品的融合指引方向。
目前大家在思考跨界和品类发展时,最为关心的是厨电、橱柜的融合发展之道。我们做了一个数据演算后发现,传统意义上厨卫产品的品类是屏幕右下角提到的十个品类,在整个市场同比下行的基础上,厨卫的家电产品每年还能保持超过9%的年复合增长率,说明这个行业和品类还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我们把产品归类到相应品类后可以发现,吸油烟机、热水器等进入消费者家庭较早的产品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占有率,但在2018年遭遇了市场见不到的或者难以预料的同比下行。很多新增的品类,如净水设备、嵌入式产品、洗碗机等迸发出了活力,表现出同比上行的利好增长。这说明整个行业的产品无论好坏,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依然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
2018年开始,整个厨电、橱柜的融合迸发出新的思维,被称为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及“卖解决方案”转型,这意味着大家都意识到治愈消费者家装痛点的方法是为其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此外,不只制造品牌的发展维度在改变,渠道商的发展维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苏宁、京东、国美等传统家电品牌也开始采用家居卖场的陈列方式或者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无论是卖场的变化,抑或是电商巨头阿里入驻居然之家,再到腾讯与红星美凯龙合作,都是大消费端产业在走向未来时关于如何做好渠道整合的新思考。当然,未来究竟谁能够胜出,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在消费渠道的市场红利再次裂变的过程中,一定会逐渐形成线上线下最有效的组合方案。
2019年,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整合思路就是企业们共同发力,参与整个产业生态圈的建设,用赋能创新的模式打造这个行业未来协同作战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了两个行业价值点:第一个是行业走向边界化用户发展的裂变,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用户,解决他们的痛点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的家装过程更高效、更简单。第二个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在生态的打法和建立过程中,输出整体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无论品牌商还是渠道商,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用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来实现一站式的品质交付。
(作者系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品牌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