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2019上海市BIM发展报告》深度解读(下)

导言:为全面总结2018年上海市BIM技术应用情况,受上海市住建委委托,上海BIM推广中心开展了《2019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目前,该报告已在“2019上海BIM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BIM推广中心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系列解读。2019年5月30日本报7版(建筑科技)已对BIM的市场变化等内容进行了解读,本期将继续对《报告》剩余内容进行报道。

五、BIM价值与成熟度

BIM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5个一级评价指标(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提高质量、提高安全性、提升效率)、22个二级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通过一套计算规则后得到了BIM成效指标。

2018年,上海BIM推广中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市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最终得出样本项目工程建设项目BIM成效综合得分为4.23分(如下图所示)。综合来看,BIM成效已被广大建设项目接受并认可。

根据下图可知,目前,工程建设项目BIM应用在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提高质量、提高安全性和提升效率方面的成效体现并不均衡。项目的BIM成效主要集中在成本、进度和效率方面,而在提高安全性这一维度上评分最低,仅有3.38分。

成熟度一般指一个组织的综合能力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表征它可以重复达到某一标准的能力。为了对上海市建设工程项目BIM应用成熟度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经多方考虑,形成了政策、技术和组织三个领域维度评价模型,其中,政策领域细分为6个指标项:标准规范、试点示范项目、共性技术研究、教育培训、政策扶持和合同范本;技术领域细分为3个指标项: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和其他相关技术;组织领域细分为5个指标项:项目各参与方、专业技术人员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BIM技术应用阶段和内容以及项目组织模式与流程。

试点示范项目、教育培训和政策的扶持方面基本达到了该市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期望,而共性研究、基于BIM的研发、数据丰富性与准确性、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BIM应用阶段与内容、项目组织模式与流程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六、BIM应用趋势

2018年,上海市BIM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相关BIM应用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不再局限于单纯的BIM技术应用,不仅仅是应用范围的变化,还有应用阶段的变化。BIM技术的应用势必从点(单个应用点、单体工程、单个公司)逐步拓展至面(平台化、系统化、区域建设或企业资产)。BIM技术不再单纯地应用在技术管理方面,而是深入应用到项目各方面的管理,除技术管理外,还包括生产管理和商务管理,同时也包括项目的普及应用以及与管理层面的全面融合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发展,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也越来越多,BIM的应用必将融入企业的全面管理。

BIM技术应用正向全生命期一体化管理方向不断发展,目前出现了两种导向的应用体系:一是以建设单位为导向,一是以运维为导向。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应结合自身业务选择。BIM技术作为载体,能够将项目在全生命期内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资源信息集成在统一模型中,打通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分块割裂的业务,解决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实现一体化、全生命期应用。

在近年的BIM应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BIM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延伸。从目前的趋势可知,BIM应用不再局限于项目级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应用了企业级的基于BIM的管理平台。同时借助BIM技术的协同优势,不再单纯地应用在技术管理方面,而是深入应用到项目各方面的管理,除技术管理外,还包括生产管理和商务管理,也包括项目的普及应用以及与管理层面的全面融合应用。

BIM3.0是以施工阶段应用为核心,BIM技术与管理全面融合的拓展应用阶段,它标志着BIM应用从理性走向攀升阶段。在BIM3.0时代下,BIM技术将会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在此阶段下,BIM技术应用呈现出从施工技术管理应用向施工全面管理应用拓展、从项目现场管理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延伸、从施工阶段应用向建筑全生命期辐射的三大典型特征。

七、今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BIM技术从深化应用向正向应用转化的关键年。按照该市应用实际,针对正向应用企业端和政府端的瓶颈难点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和制定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上海BIM技术应用。

1.开展“1+X”模式的人才培养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明确: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初步确定为15个拟发布新职业之一。相关BIM技术员的培训教材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之中。本年度将建立培训师资、培训机构的认定与管理制度,全面开展BIM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及认证工作,规范BIM技术培训服务市场,探索关键岗位持证上岗机制。

2.完善BIM技术应用推进机制

报告统计2018年规模以上工程项目应用率达到88%,基本实现2017年全面应用的目标。目前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针对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监理招标中应按照BIM技术应用示范条款,在招标文件中写明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条款,并要求投标企业响应。监管部门在招投标监管中,发现未写明BIM招标条款的,应当要求整改后重新发布。二是2019年下半年试点施工图审查提交施工图模型,开展BIM模型辅助施工图审查试点工作,试点成熟逐步推广。

3.制定关键管理环节BIM技术应用规则

尽快建立BIM技术正向应用管理机制,研究完善工程招标和承发包环节的算量计价、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BIM技术和模型应用的规则。一是研究制定基于BIM模型算量计价规则,开展项目试点,逐步完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计价费用的体系。二是研究制定BIM模型直接出图规则和表达方式,允许建模软件按规则生成的二维数字化图纸可以直接用于审图、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管理环节,打通各管理环节BIM技术应用的堵点,提升企业和政府应用效率。

2019-06-2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509.html 1 3 《2019上海市BIM发展报告》深度解读(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