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解决城市道路“开膛破肚”难题,避免“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现象继续泛滥,全国首部施工类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6月25日在北京发布,将于7月1日起在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
此标准将助力京津冀三地加强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解决城市道路“开膛破肚”难题,避免“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现象继续泛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该《规范》全面系统描述了综合管廊工程全过程施工要求,包含管廊工程从地基基础到混凝土主体结构,从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到TBM法等多种管廊施工方法,以及防水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监控报警智慧系统施工的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都提出了施工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该《规范》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此外,该标准还创新提出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分部分项划分及工程代号,按照功能和工程使用,将综合管廊工程划分为土建工程及机电安装工程、监控报警及智慧管理系统两个子单位工程,同时按照施工工法将管廊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划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明挖装配式结构、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预制顶推法、矿山法、TBM法等多个子分部,解决了不同方法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问题,将监控报警及智慧管理系统单独组成一个子单位工程,解决了由于系统安装统一调试的验收标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