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精装房及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装配式卫浴逐渐成为业内最火热的领域之一。这几年,有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强化既有的整装或者装配式卫浴布局,也有企业从零开始涉足,更有企业在多时的准备布局后高举大旗进入装配式卫浴领域。世界知名企业德国贝朗卫浴自2016年初进入装配式卫浴领域,经过3年的尝试、铺垫和布局,已走在了国内装配式卫浴领域的前列。作为传统卫浴企业向装配式卫浴企业进军的典范,贝朗的转型之道,究竟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在“新赛道”上起跑,整装出发
2000年,隶属于德国Dietsche集团的贝朗卫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19年时间。在这19年期间,随着珠海制造基地的投产成功及一系列供应链整合的成功,贝朗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初期布局。和大多数卫浴企业一样,在2016年之前,贝朗的产品以传统卫浴产品为主,产品线较为齐全,陶瓷马桶、五金龙头、浴缸、淋浴房、水槽等,只要是客户或消费者有需求的洁具产品,贝朗都有所涉及。
虽然布局国内市场的时间不短,但相对于其他更早进入、渠道覆盖面更大、经销商资源更丰富的企业来说,作为后来者和外资品牌的贝朗在传统渠道的发展上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在接受采访时,德国贝朗(亚太)副董事长郭琬怡毫不隐讳地提到这点。对她和贝朗来说,找一条新的“赛道”成为必然。
为此,贝朗不断进行跨渠道切入,从家装、到设计师,最终来到装配式卫浴。2016年上海厨卫展期间,贝朗展出了旗下首套装配式卫浴产品,发出从卫浴单品向整装空间跨越革新的口号。而在同一时间,在传统卫浴行业内部,还很少有企业关注到这种产品,也想不到这种产品会成为日后国家推行的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部分。
时间来到2018年,乘着国家推进精装房和装配式建筑的东风,贝朗旗下的装配式浴室业务取得极大进展。目前,贝朗已和保利、碧桂园等多家房地产商展开合作,为后者提供装配式浴室产品。郭琬怡表示,虽然目前装配式卫浴主要面向房地产商或工程客户,但贝朗在布局B端的同时,也会同步创造服务C端的可能性。
“后来者”贝朗的优势
装配式卫浴诞生于日本,但其实在国内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在贝朗之前,这一领域存在不少颇具实力的企业,其中不乏从业十多年的“老品牌”,如科逸、禧屋等。而在部分国外企业看来,装配式卫浴已成为中国市场新的增长点,开始着手布局,如骊住参与上述《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松下借势台湾市场抢滩国内整装市场,Housetec也透过国内某企业输出整装产品,此外还有数家企业与国内建材及卫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相对于专门从事装配式卫浴的企业,贝朗的优势在于产品。在郭琬怡看来,贝朗是卫浴行业的专家,而这也是她眼中贝朗的优势所在。
除了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贝朗在卫浴产品的设计上也走在行业前列。德国iF设计大奖官方今年评选出全球十大卫浴设计制造商,贝朗和汉斯格雅、高仪、德立菲、TOTO、科勒、唯宝、吉博力等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品牌一同入选,显示贝朗的设计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在郭琬怡看来,这也是贝朗在布局装配式卫浴领域上的一大优势。
在装配式卫浴产品上,郭琬怡表示生产并不困难,最具挑战性的地方在于研发。在她看来,理想的研发模式应该是由设计院、研究院等机构包揽从设计、样板到大面积交付的整个过程。但目前国内较主流的做法是,设计院出图后交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再将设计分成多个分包,交由多个工程方来跟进。
对此,贝朗从源头上切入——整个产品研发的过程和设计院进行配合,在具体研发中不再以卫浴单品为中心,转而考虑整个空间。如贝朗推出的魔块装配式浴室,就结合了部品选型与空间设计,是引领内装工业化潮流的创新成果。这种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研发思维的转变,配合从单品到整装的整体经营思路,正是在竞争越发激烈的赛场上,贝朗成功换赛道的原因之一。
运营商思维
除了产品设计及研发,贝朗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服务上。郭琬怡透露,在进入装配式浴室领域后,她考虑最多的事就是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怎样才能在服务上获得客户的认同。
面对这个问题,贝朗选择从源头起改变经营思路。和传统的单纯卫浴产品提供方不同,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对服务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产品售后上。在郭琬怡看来,服务是从客户接触开始到产品验收所涉及的整个过程。面对房地产商和工程客户,贝朗提供了链条式服务,并且这些服务并不仅只由经销商提供,而是透过贝朗品牌来操作。
在装配式领域,卫浴品牌是否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产品种类是否完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服务系统是否完善、家装经验、价格高低、企业知名度等,都是房地产商考虑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完整的生产、服务链。贝朗(亚太)制造基地的壹号仓全自动仓储物流系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仓库管理系统+银联终端管理系统+订单通等系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体系,这种系统在全球范围也属于先进水平。
此外,贝朗还为房地产商提供了十多条产品专线,贝朗的货车每天都会穿梭工地。对于房地产商在物流的准确性、及时性上的要求,以及各种现场的疑难问题,贝朗也会及时解决。对于终端客户,贝朗也有一套系统服务终端用户,由贝朗的“管家部”负责,这也是贝朗赢取口碑的地方。
显然,如果说传统卫浴单品发家是贝朗相对于其他专业整装品牌的优势,那么优质的运营商思维及过程服务,则是贝朗相对于其他转型过来的卫浴企业的优势。
争做内装工业化的领航者
2016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及地方政府多次下发相关通知,规定了新建楼盘的装配式建筑比例,以推进行业的发展。进入2018年,不少省市更把装配式装修建筑当成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分支,装配式内装行业同样处于传统革新的重要节点。从建筑工业化,到内装工业化,这就是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但是,作为内装工业化的其中一个环节,装配式浴室离形成成熟的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郭琬怡认为,目前内装工业化还是一个由政府及房地产商主导的市场,每个入场企业机会都平等。包括贝朗在内,对于近两年进入此领域的企业,郭琬怡认为大家的机会都很大。“目前大家都还是在起跑线那里做热身,更大的市场空间等待开发,所以机会都很大。”
对于未来,郭琬怡希望将贝朗打造成内装工业化的领航者,每年都有不错的复合增长率。在实际的经营层面,郭琬怡不希望工程客户将贝朗看作普通的供应商,而是当成真正的服务商或运营商。
“我希望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终端用户,当谈起贝朗时都会说它是一个具备服务思维的品牌。我不希望他们只说我的水龙头、马桶质量好。希望他们也会说我们的服务好,这也是我们的战略规划之一。”郭琬怡说。 (楚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