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汝恺
昔日河槽弯曲浅窄如“鸡肠”,且圩堤低矮、分散、单薄,河内垃圾成堆、水体发黑发臭,些许猛水便造成沿河滩地大面积洪灾,周边企业居民饱受水污染和环境脏乱差之苦;如今,一条以水系和绿地景观为依托,以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亮点,集生态环境治理、水系水景营造、游憩休闲、城市配套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廊道,配之以一座座景观怡人的沿河生态公园,蜿蜒又通透,美不胜收——仅仅四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县城的面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月24日,由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的“聚焦水环境治理,践行绿色发展”来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放日活动,让记者走进这座城市,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地人民享受生态发展红利的喜悦,也认真阅读着中冶华天提供的这份水资源修复、保护与开发的“精装读本”。
结构重建 功能恢复
来安县是滁州市重要的经济强县,县域经济较发达,全年生产总值100多亿元。与许多城市一样,也经历过水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阵痛。据了解,来安项目是当地政府与中冶华天合作,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全区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8亿元。覆盖面积56.08平方公里,涉及陈郢河、老城河、党校河等七条河道,河道全长约20公里;沿河还需建设六座生态公园,以及污水管网30公里、两座排涝泵站、十一座调蓄水闸、一座远程信息化控制中心。中冶华天水环境处理分公司副总经理、来安项目部项目经理方海江介绍道:项目主要是对水系进行重新的系统规划,将水污染控制、水利调度、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切实解决水体黑臭、雨污混流入河、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方海江说,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经过近四年努力,中冶华天水环境治理及管网运营、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打造以及“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得到全面呈现,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彰显,不仅极大地改变和提升了该县新老城区的“颜值”,并为其后续发展释放了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也成为中冶华天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开发的亮丽“名片”。
有序推进 生态扩容
项目统筹了城区生态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确保了来安生态空间的拓展。
在最为亮眼的三里河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碧波荡漾、草木叠翠、鸟儿啁啾、令人沉醉的景象,难以相像不久前还是附近居民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中冶华天该项目总工程师姚立荣道出秘诀:美丽“变身”的原因,就是在这公园内,通过治水设备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净化,再辅以特殊工艺及相关植物吸收、分解,实现水质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在随后的沿途参观中,也可以看到两岸廊道显得非常干净、有序、美丽,与周围市政设施、办公、居民小区和商业公建配套设施融为一体。姚立荣说道,项目以水系和绿地景观为依托,制订了合理、分步骤的保护和开发计划,让一条条滨水而存的景观道路,集健身、景观、通行于一体,使生态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提升。
姚立荣详解道,项目从河道、绿道贯通、生态景观面貌改善、重新布局滨河街景等方面进行了推进。一方面,结合地方历史和人文景观,以文化墙、宜行宜游的骑行步道网络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从而体现生态绿道的实用、景观、社区化;另一方面,项目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等方面入手,通过污水管网建设与管控、污水收集处理与人工湿地净化、水利调度与闸站管控以及生态系统构建与修复、远程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系统解决水问题。并对挖出的河道淤泥进行晾晒后做绿化回填土,既经济又环保。
项目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来安县住建局副局长陈玉峰如此评价道:来安项目为当地政府1号重点工程。项目使新老城区河道污水得到显著控制;环境美化工程带动了附近房地产的开发;诸多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得到明显提高;河道文化等使美丽城区、宜居业态得到充分彰显;自然环境的优化,让来安居民的生活融入了可循环的生态元素,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打造动力 品质美好
生态修复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但中冶华天具有处于国内行业前沿的水环境治理研发机构,拥有一个水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并有着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完善的专业人才储备,和技术、设备的集成体系,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水污染处理服务企业排行榜的前列。在与媒体交流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冶华天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说,来安项目就是块“试金石”,把中冶华天的核心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了。他解释道,中冶华天在城镇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置、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水文水利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功能新材料与节能环保装备研发、互联网+水处理等技术领域具有系统性的解决能力,从而形成在行业中的独特优势。从来安项目可以看到,先进的水治理,绝对不是单纯的以工程项目为重点,而是以水资源的利用为核心,将水环境的治理点线面全面贯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与城市环境改善协同。这就是中冶华天水处理指导的核心理念。来安项目不仅为当地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导向,更成为广大三四线城市构建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人居品质等全系统水治理方面的先行和示范区。
中冶华天副总经理、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詹茂华认为:水环境治理是“治水融城”的理念,需要对水系进行系统规划,将水环境治理与城市规划、管理有机融合、协同建设,更需要政府和建设单位和市民共同参与、共同珍惜爱护水环境,增强爱水、护水的浓厚意识。中冶华天作为央企和水务处理行业的骨干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始终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水环境综合治理影响深远。他强调,各地政府部门也要强化购买服务的意识,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接受系统的水务处理解决方案。来安的实践,再一次提供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深化的经验。
确实,在实地走访中,记者边听边看,真切感受到中冶华天项目部真正突破了瓶颈,做到了把水资源全链治理与开发,同绿化市容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感受度等紧密结合,营造了来安名副其实的“来则即安”的宜居宜业环境。同时也感受到,行业中也需要有这样的标杆企业作引领,帮助更多地区、更多城市打造有着良好水生态的宜居生活空间体系。在新经济浪潮中,将水环境治理作为城乡建设的强劲动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