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人物

青春是一首奋进的歌

——记中国二十冶自控事业部电中检修班班长、高级技师杨映宇

□通讯员 倪 红

青春如火,壮丽而富有动感。

青春如歌,悠扬而富有温馨。

杨映宇爱笑,常常话未出口,眼睛已眯成了一条缝,透过戴在他脸上稍稍显大的眼镜,流露出一丝狡黠,让人看着有些顽皮。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还很孩子气的小伙子,却已是有着近二十年工龄的“老员工”。

工作至今,“80后”的杨映宇参建过大小项目几十个。上钢五厂冷轧项目、南京水处理项目、宝钢1800热轧项目、宝钢1880热轧项目、宝钢五冷轧项目、太原冷轧项目、湛江2250热轧项目、湛江4200宽厚板项目、燕钢1580热轧项目等等。

岁月的打磨,使杨映宇不断地成长,在时间的年轮上散发着自身独特的光芒。

中冶集团第三届技能竞赛:技术能手。

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电力工程行业继电保护工技能大赛十佳优胜选手。

2012年,班组荣获“上海市宝山区工人先锋号”。

2014年,班组荣获“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

2015年,班组荣获“中国技能大赛上海继电保护工技能竞赛”团体第三名。

2016年,班组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17年,班组入选“上海市宝山区双百计划”团队。

2019年,班组荣获中国五矿集团2017-2018年度“百强班组”称号。

班组研发的“液压系统调试新技术”荣获第二十三届上海市创新成果金奖。

青春的路上,杨映宇带领着他的班组一路前行,高歌猛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走得坚定。

平时工作中,杨映宇接触最多的就是高压供配电项目,从3KV系统的检修预防性试验到110KV系统的交接试验,他都得心应手地完成。危险系数较小的常规试验,杨映宇会安排新员工多动手,自己在旁指导;危险系数大的作业环境,杨映宇一般都是亲自动手,让新员工在旁观看,他一边做一边讲解,不但增加了新员工的直观印象,同时也解答了他们存在的疑惑;对于已有一些实践经验的员工,杨映宇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己从旁协助。

2018年5月底,正在检修中的杨映宇接到任务,参加宝钢钢管事业部高线改造工程,整体改造时间为期46天。拿到图纸的那一刻,杨映宇就知道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从6月初开始,每次业主方和设计院的技术交底会,他都会根据已有的图纸,提出很多问题,力争把前期准备工作做细做实。由于是改造项目,不仅有新设备,还有利旧设备,而设计院给出的图纸仅有新改造内容的电气图纸,未涉及利旧设备。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杨映宇深知利旧设备存在的问题比新设备多得多。因此,他积极和业主沟通,配合业主方电气负责人员,对利旧设备进行统计,做到统一规划,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建议对进度的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8月12日,正式停机当天,杨映宇班组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对拆除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再一次确定了拆除设备和利旧设备。由于前期主要工作为土建和机械施工内容,为期46天的年修实际给调试的时间不足15天,如果按正常工序等设备安装就位后再进行电气调试,时间已然来不及,因此杨映宇跟业主提出:提前介入,见缝插针,只要有条件就着手先干,再一次把工作做到了前面。

8月的上海酷暑难耐,在密不透风的厂房里,杨映宇班组的8位成员,顶着高温,穿着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忙碌在各个区域。由于设计问题,很多现场设备都满足不了工艺的要求,因此一项更为繁琐的工作落在杨映宇班身上。每天除了完成施工任务外,他们都会把当天的问题清单罗列出来,交给业主方,由业主方联系设计院整改,这样一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在停机的一个半月里,杨映宇只回家吃过一顿晚饭,当天是他妈妈的生日。组员们每天晚上十一点下班成了常态,有几天为了配合调试工作,全班人员通宵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杨映宇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他会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第二天一早7点钟,杨映宇又会准时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

9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4时18分,第一块钢坯顺利从加热炉滑出,通过炉前辊道,到达粗轧机S14剪,顺利剪钢成功。现场沸腾了,一个半月的努力造就了钢坯的一次性通过。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胜利的喜悦,也再一次向业主证明了“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为此,业主方特意写来表扬信,给予杨映宇班组高度赞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技术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个实验、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工地的不断积累、不断揣摩、不断总结。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默默坚持。

多年来,杨映宇不断充实自己,参加西门子PLC编程培训、专利工作岗位培训、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培训、楼宇自动化培训等,同时获得相应的证书。这些年他默默奉献、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着技术的完美和极致,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013年,杨映宇晋升为高级技师。

作为一名技术骨干,杨映宇始终把为公司培养后备技术人员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做了系统整理,利用工程间隙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个人体会等方面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和学员一起开研讨会,交流各自的心得,对学员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解答,做好传帮带工作。

杨映宇班组一直延续着“师徒结对”的好传统,杨映宇担任班长以来带出的5个徒弟,如今个个都成长为中国二十冶集团的技术骨干。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多年来,杨映宇参与编写了冶金行业部级工法——《电力电缆故障综合排除工法》《电力系统光纤差动调试工法》。参与编写《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电缆试验操作规程》《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套管试验操作规程》《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电抗器及消弧线圈操作规程》《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电压互感器试验操作规程》《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操作规程》等。

杨映宇特别喜欢看央视的《大国工匠》栏目,他从心底深深地钦佩这些“工匠”在各自领域超高的技术水平;欣赏他们为了取得一点点进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佩服他们一天天、一年年执着的坚守。

杨映宇说,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样的工匠。而杨映宇在心中也早就有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日常工作中,事无大小,一定要做好、做细、做出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断探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为企业更好地服务、把心得、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有收获、有进步。

2019-07-11 ——记中国二十冶自控事业部电中检修班班长、高级技师杨映宇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738.html 1 3 青春是一首奋进的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