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业界·资讯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郑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

7月8日,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推动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敲定总目标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方案》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核心,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资源有序流动、产业发展集聚融合、城乡区域互动协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努力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政策调控、区域发展保障等机制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在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利益补偿等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显著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中发挥更大作用。

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完善区域治理体系、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深化一体化

“郑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

《方案》明确,要深化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产业实力、增强承载能力、彰显文化魅力,增强“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功能。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完善规划体系,推进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网络和城际公路快速通道建设,强化郑开双创走廊、开港、许港、郑新、郑焦等重点产业带支撑,健全交通、产业、创新、市场、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机制,打造创新活力、生态宜居、魅力人文的现代化都市圈。

“郑中心”引领洛阳、商丘、南阳、安阳四城跟进。《方案》支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引领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增强对陕东、晋南地区的带动力。

加快商丘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聚焦产业、创新等领域协同,带动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对鲁西南、皖北地区的辐射力。推进南阳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聚焦生态、旅游等领域协作,带动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对鄂西北、陕东南地区的影响力。推进安阳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聚焦交通、产业等领域联动,带动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对冀南、晋东地区的协同力。

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方案》提出,要加强国际区域合作。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发展,加快落实“空中丝绸之路南南合作伙伴联盟”,推动国内外运输单证标准化,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作用,探索建立中部中欧区域经济合作中心,研究制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长效机制。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开展多式联运创新发展试点。

要深化省际区域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建立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协作和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加强豫京、豫沪、豫鄂、沿淮等省际战略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淮海经济区合作。

推动流域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快实施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建立健全上下游毗邻地区规划对接机制。完善流域内相关政府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产业优势互补。

(裴其娟 李娜)

2019-07-2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3888.html 1 3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郑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