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的重大开放举措之一。9个月后,新片区揭开面纱花落临港。
这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而是根本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再升级。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明确,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临港地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距上海市中心75公里,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规划范围: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新片区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
方案提出了“5个自由”,即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投资自由方面,将在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方案提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监管基础设施,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认共享。守住“一线”国门安全、“二线”经济社会安全。
方案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等。
方案还提出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具有物流、分拣和监管集成功能的航空货站,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国际优质资本和经验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园区建设、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渠道,加强新片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服务功能。(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