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敏)为进一步谋划行业新闻宣传布局、发挥专业媒体通联优势,8月29日,2019年度《建筑时报》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在甘肃天水召开。来自24个省、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建筑业协会领导,以及百余位来自中建、中铁、中冶、中交系统等央企及多地建筑业企业的宣传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建筑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分享媒体融合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通联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会上还表彰了19位2019年度全国通联工作优秀组织者和144位全国优秀通讯员。
会上,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彦、建筑时报社总编辑余凯凯、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秘书长孙志刚和本次会议承办方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张育谦分别致辞。江西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杨辉,广西建筑业联合会秘书长韦可奎,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丽,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书记龚一民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2019年度全国通联工作优秀组织者和优秀通讯员颁发奖状。
李国彦在致辞中指出,行业协会与行业媒体担负着共同的使命,即服务于建筑行业和企业,因而要加深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同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他同时建议企业应多借助行业媒体这一平台,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作为全国建筑业的产业报,本报已初步形成纸媒、网站、微信、活动的四大平台,通过这四大平台,时刻关注市场的热点,回应行业的关切,服务企业的品牌宣传需求,同时也锻炼了编辑记者和广大通讯员的业务能力。
余凯凯在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说,本报围绕住建部、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工作重点,在宣传建筑业供给侧改革所取得的新成就的同时,也力求紧跟行业脉搏、贴近企业需求,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同时在稳固原有的通讯员队伍阵地外,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为行业、企业服务。在中建协及各地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全国通联网络,打造全行业大通联发展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建立新读者群,服务新粉丝群,扩大报纸订阅量,增加新媒体点击量,在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本报运营总监孙贤程做了《2018-2019年建筑时报社通联工作主题报告》,回顾上一年度的通联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通联工作的具体思路。他指出,为加强建筑行业信息宣传工作通讯员队伍建设,中国建筑业协会和《建筑时报》将原来分属两家的通讯员队伍合二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覆盖面。通过双方通讯员队伍的“并库”和“扩容”,使之能真正担当起为“中国建造”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和建筑业新闻宣传的重任。
会上,本报还分别与安徽省建筑业协会、江西省建筑业协会、深圳建筑业协会、武汉建筑业协会、衢州市建筑业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签署年度战略合作协议。
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各地代表还就进一步加强报社通联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宣传合力、推动报社转型升级、实现“报网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面对面的深入探讨。 摄影 时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