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中国交通基建的“开山之作”

——新中国自行修建的首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始末

□记者 时永庆

新中国建设“第一项目”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交通基建的“开山之作”

——新中国自行修建的首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始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时候,在巴蜀崎岖山路上,行走比上天还难。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一直被世界公认为是难以通行的天堑,然而,成渝铁路、西成铁路、兰渝铁路、渝贵铁路等铁路的相继开通,让蜀道难成为历史。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因为建设过程长达42年,她的建设过程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主要建设期处于建国初期,她的建设过程艰苦卓绝;因为出动了近15万人力参与建造,她的建设过程气势如虹。成渝铁路的艰苦卓绝传奇般的建设历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历史潮流 时代召唤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到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了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来,政府以修路为借口,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结果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新中国成立前,清王朝和民国政府用了40年时间,只完成工程量的14%。

1949年,二野大军进军西南时,邓小平、刘伯承坐在登陆艇上,就提出了“四川解放了,要先修成渝铁路”,以实现四川人民40年的愿望,并带动和恢复四川的国民经济。

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请求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提出“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在全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1950年6月12日,西南铁路工程局应运而生,三天后,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重庆隆重举行。这天,3万军工分赴各自指定的筑路工地。从此,他们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

1952年7月1日,成都、重庆两市分别举行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并对开一列彩车。邓小平、贺龙、宋任穷、李井泉出席在成都市举行的庆祝大会。贺龙代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讲话祝贺,并为彩车剪裁。滕代远、熊克武、刘文辉、李达、楚图南、段君毅、刘岱峰、曹荻秋、赵健民出席在重庆市举行的庆祝大会。滕代远在大会上将绣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锦旗,赠给西南铁路工程局。滕代远还为彩车剪彩。两列彩车在内江车站交会。

1953年1月,由铁道部第二基本建设分局、西南设计分局、第二工程局、重庆铁路局4个单位组成交接筹备处,进行成渝铁路全线贯通测量、竣工图表及决算编制、房地产清查、清产核资、交接文件编纂等工作。6月,由铁道部主持,铁道部有关部门及西南各铁路单位,四川省监委、财委,交通银行等单位组成验收交接委员会,经审查文件和沿线交验,总评全部工程合格。1953年7月30日,在成都举行成渝铁路验收交接仪式。至此,成渝铁路正式交付运营。

群策群力 就地取材

成渝铁路在修建中贯彻了中央关于“群策群力,就地取材”的方针,工程材料60%是就地解决的。主要工程材料价值人民币9000万元,由中央有关部门调拨3656万元,其余就地购置。

筑路使用的100多万根枕木全部取自四川,全川人民发起捐献枕木的热潮,铁路沿线人民将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都自愿捐献出来。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工地,有的农民将木材抬到工地后,不留姓名、不等收款就走了。

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线43座隧道中新中国成立后新建28座,隧道边墙全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新建桥涵圬工总量40.2万立方米,其中各种料石、片石、卵石及碎石等石砌圬工占60%以上,混凝土只占8.6%,全线共有石拱桥827座。

全线轧钢轨用的钢锭,由鞍山调拨5.6万吨,由大渡口101钢铁厂(今重钢)轧制钢轨;道岔及轨道配件由重庆公、私营厂商承制。

线路上所用炸药,除使用兵工厂的废炮弹弹药180吨,占总量8%外,由重庆炸药厂承制黑火药540吨,工地也自制一部分。

土石方工程所需大量挖装工具,如铁锤、钢钎、橇棍、铁锹、土镐、锄头等,组织大小240余家公、私厂商承包制造;抬杠、锄把、镐把、土箕、扁担、箩筐、绳索由沿线民间加工供应。

全民参与 完成壮举

成渝铁路修建时,西南铁路工程局尚未组建专业施工队伍。1950年,西南军区动员直属部队及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军区,抽调指战员组成5个总队,率先承担筑路任务,同时,四川各行署为救济失业工人也动员了18981人参加筑路,归军工带领。(下转第2版)

□记者 时永庆

2019-09-02 ——新中国自行修建的首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始末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379.html 1 3 中国交通基建的“开山之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