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城乡规划编制资制“复活”

□本报记者 李武英

日前,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明确了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管理职能,对很多资质逾期处于“无证从业”状态下的规划设计类企业来讲,“第二只靴子”总算是落地了。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方案提出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发改委的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划入自然资源部。在此之前,以上三个部门分别主管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而这几个方面的业务有很大程度的交叉和关联度。职能转移之后,相应的企业资质、个人职业资格等方面的管理职责自资部却一直没有明确。

2018年12月29日,住建部发文《关于不再受理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申报的函》,其中提到“已将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报送为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行业不少人理解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将行政取消。而之前由中国土地学会负责的土地规划甲级机构也在今年5月由土地学会发出的《关于停止土地规划甲级机构名录推荐评审工作的公告》而中止。

两部门两个资质都停止办理,但自然资源部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会否接手,很多企业焦虑资质到期后还能不能接任务,猜测自然资源部是否会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不再实行资质管理?在此之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这两种资质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为行政审批,而后者则是行业自律。而如果依然实施资质管理,那么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也许会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规则,坊间猜测自然资源部将对土地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城乡规划资质进行重组或重建,按照现在的新名称,也许会设立“国土空间规划资质”?

直到7月2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详细列出23项自然资源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单显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认定”的责任单位为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这意味着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起死回生”,但是并没有提到土地规划资质未来如何操作,是否依然维持之前的名称也未可知。

除了单位资质外还有个人的执业资格管理。之前,住建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师的注册管理工作。2016年,住建部取消注册城市规划师行政许可事项,规划师的注册及相关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承担。2017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改名为“注册城乡规划师”。今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实施单位变更为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相关行业协会。资格类别为准入类,注册规划师地位回归,理论上未来又将由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从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行政取消到恢复,从注册规划师的职能转移到行业协会又回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几年,注册职业制度在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之间游移,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2019-09-16 李武英 □本报记者 李武英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555.html 1 3 城乡规划编制资制“复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