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坚守、突破、起舞 与新中国共辉煌

——新中国第一高楼之变迁

□见习记者 张翼翔

若要说明一个城市的变迁,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是常用手段之一,数张照片中一点点升高的天际线,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而于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第一高楼”这个易变又难得的称号,也正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发展的精华所在。

从中苏友好大厦到上海中心大厦、从3层到118层、从110.4米到632米……70年来,在几代建筑人的努力下,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其中那些曾经亦或是现在的“第一高楼”,也分别承载着不同时期国内建筑业别样的历史。

中苏友好大厦与白云宾馆:热情与坚守

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是旧上海的地标,1934年落成的国际饭店,83.8米的纪录久久地占据着上海乃至中国的楼宇标高,这一历史终将在回到人民怀抱的上海结束。新中国成立不久后,为了学习“老大哥”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1955年3月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于是建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即中苏友好大厦——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

彼时,国内建筑业尚处于萌芽时期,政府请来了苏联专家进行选址、设计工作。经过反复调研,最终,大厦选址在哈同花园旧址,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为了符合“永久性建筑、美丽壮观、经济合适”的要求,大厦设计摒弃了以往上海建筑所惯用的打桩方法,改用箱形基础。同时,对于土壤压力的处理,也未采用过去的每平方米荷重5至8吨的标准,部分使用了每平方米荷重12吨以上的标准,以保证建筑物沉陷均衡。对于大厦中央大厅与两翼沉陷程度不同的情况,也做了特殊处理。

中苏友好大厦自1954年5月动工兴建,施工时间前后十个月,其间历经了连续两个月的雨季、八至九级的台风、数十年来最高的潮汛以及现在难以想象的摄氏零下10度严寒。最终于1955年3月竣工,建筑高度110.4米,是当时国内的第一高度,也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直到现在,大厦顶端那颗耀眼的金星,依然散发着那段红色岁月的气息。

时间的车轮来到1972年,那时,“文革”的十年浩劫尚未结束,美国总结尼克松访华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新关系。在这充满了变数的一年里,为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的需要,中央决定在广州兴建白云宾馆。

与中苏友好大厦不同,此时国内建筑业界已有了不小的成长,白云宾馆的总设计师由全国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担任,并由当时的广州市设计院执行具体设计工作。而设计小组的成员,大都是在“文革”时被打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员,白云宾馆建筑设计师之一林兆璋曾如此回忆道:“被压抑了这么多年,一听说有机会锻炼啦,大家都感觉像是被‘解放’出来的。”

在设计成员的努力之下,白云宾馆的设计方案很快就出炉了,方案里有很多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宾馆的外观设计采用水平线条,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外墙和窗户挡雨排水的需要。但这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曾有人指责说:“水平线条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竖直线条才是代表社会主义。”这个现在看来有些滑稽的观点,在当时却有着十足的威胁。幸运的是,在当时广州市副市长林西的支持之下,方案最终得以通过。

白云宾馆于1973年动工兴建,1976年初完工。楼高120米,共34层,拥有客房718间,为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

白云宾馆是岭南派风格融入现代建筑的一个典范,其总设计师莫伯治曾说:“没有自然界配合的建筑,起码不是一个完美的建筑。”为了保留选址中的一座小山丘,他特意将白云宾馆后退,距离道路200多米。山丘的土壤大树,也保留下来,成为宾馆内的自然景观。宾馆的中庭,利用原有的三棵古榕树,再通过瀑布、景石、水池,形成了一个典雅的空间。用建筑来迁就树木,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思路。

从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到广州白云宾馆、从政治需求到经济需求、从苏联专家到自主设计,时隔二十多年的两栋楼,虽然只增高了十多米,却蕴含着这一代建筑人数不清的进步与汗水。

金茂大厦:超高空上的突破

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华夏大地;南方谈话,带来一片生机盎然。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浦东新区设立,邓小平提出上海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此背景下,上海金茂大厦立项。为了在浦东建造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大楼,各路建筑人马再次汇聚到一起。

金茂大厦的设计采取国际征集方式,完全透明公开,国内外许多著名设计公司都参与其中,最后,美国SOM设计事务所以其独具特色的方案拔得头筹。

在外观上,SOM借鉴中国宝塔的建筑风格,把金茂大厦设计为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超高层建筑。在细节上,88层建筑、8根周边矩形柱、层面向内收缩每8层一单元等,都迎合了中国人对于发财和吉利象征的喜爱。在结构设计方面,采取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加三道井字型穿透外伸的钢桁架作为基本的受力体系。专业上系钢材和混凝土的混合式结构。其结构原理起源于中国山西省应县的木塔,历千年而不倒。

SOM的设计方案无疑是优秀的,但当时中国并没有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规范,建造4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更是史无前例。对于美国SOM设计的结构类型能否在地质条件特殊的上海浦东造出超高层建筑,许多专家都表示怀疑。面对争议,业主单位请来了著名结构工程专家李国豪院士。在详尽地审定了所有材料,(下转第2版)

新中国建设“第一项目”系列报道之七

2019-09-19 张翼翔 ——新中国第一高楼之变迁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578.html 1 3 坚守、突破、起舞 与新中国共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