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建集团”)成立于1953年,是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一建集团是一家具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一建集团坚持“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和“上海一建,勇攀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不渝地贯彻“一建工程、一流质量”的方针,屡创中国城市建筑新高度记录,承建了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新电视塔、苏州东方之门、昆明恒隆广场等一大批重大知名工程,成了国内建筑施工行业承建超高层建筑最多的企业之一。一建集团凭借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杨浦大桥、东海大桥、卢浦大桥等几十余项工程斩获国家金奖、国家银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市政金奖、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年经典暨精品工程和上海市白玉兰奖等,成为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中获工程奖级别最高、种类最多的企业之一。
一建集团以良好的业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劳动五一奖状”“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金杯公司”等诸多荣誉称号,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重点实事工程“建设先锋”的称号。
项目概况
本项目2018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7月竣工。总建筑面积约4989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070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9189平方米,主楼一幢,建筑高度30米(局部采光井建筑高度38米),地上4层、地下2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上部主体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创优亮点
项目承建之初,项目部就做出了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的质量承诺,并定下了争创上海市浦东新区优质结构、上海市优质结构;争创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的目标。
一、BIM管理平台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树立了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依托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云端服务、二维码扫描、手机移动App等手段,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多维度、全方位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1)BIM管理特色。采用BIM模型出图,实时深化与更新BIM模型,实现数字化建造与交付。项目组建专业团队将BIM工作贯穿始终,利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梳理各工序的交叉逻辑关系,通过可视化的模拟及软件分析,提高计划的准确性、细致性与可行性。
(2)安全、质量管理特色。在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等位置,通过固定摄像头和管理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摄像头,实施无死角、全覆盖的智能视频监控。该项目还将BIM模型与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根据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分布情况,通过BIM模型划分重点监控区、主要监控区与一般监控区,实施动态监控。
(3)劳务管理特色。项目构建统一的建筑项目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现场施工人员信息统一录入“一卡通”系统,有效解决身份甄别、门禁管理、插卡取电、安全教育等问题。
二、清水混凝土装饰柱
工程一层大厅内圆柱,按业主要求,需做清水混凝土效果饰面。项目部使用现浇的方式结合钢筋、模板制作出现浇型的清水混凝土饰面,最真实地塑造了饰面效果。
前期优化钢结构外薄壁混凝土的配筋,整体浇筑中选用同一厂家、品种、强度等级和标号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表面观感一致,质感自然;模板进行预拼装,为后续施工提供借鉴;模板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测量放线、缝中贴双面胶、脱模等每一个细节处理;24至36小时后拆除模板并进行养护。
三、地上钢结构亮点
本工程地上全钢框架体系,楼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形式,减少大量土建的排架、模板、钢筋施工工序,现场施工速度较快。
根据本项目钢结构体量大、周期短的特点,项目部在前期施工准备中,严把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关,确保质量可控,过程可控。
(1)大跨度屋面钢结构
多功能厅与模型展示厅屋面钢结构跨度40米,下方16米净空无竖向构件,单榀桁架40吨,桁架高度6米。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支撑分段高空安装且设置平面桁架分段安装平面失稳措施;精心计算大跨度构架竖向位移数据,合理设计整体钢屋面施工卸载顺序,确保结构最终形态符合设计要求。
(2)BRB屈曲支撑
本项目钢框架——钢支撑(部分BRB屈曲支撑)结构体系,柱支撑节点构造复杂,加工制作工艺烦琐,安装精度要求高,项目部精心组织施工,预先进行推演,确保精度分毫不差。
(3)调谐质量阻尼器
工程上部结构周围均为悬挑结构,水平向外悬挑长5米,精度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东侧悬挑结构边柱为梁上转换钢柱,结构形式特殊。项目部设置临时支撑,并制定合理的卸载顺序来控制结构变形;在东西2层大悬挑处则设置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减少结构振动反馈,提高结构舒适度。
四、质量管理亮点
项目部编制项目质量安全手册,并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每道工序施工前实行样板引路,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培训,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标准。
五、安全管理亮点
根据项目质量安全手册,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按照建工集团十条指令的制度要求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分别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同步上岗制度、安全晨会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务人员实名制等方面严格执行;应用多样化的安全文明标准化设施。
六、人脸识别系统
实行“三区分离”,分别设置三处人脸识别闸机,将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分离。项目部大门安装自动车闸。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受监机构:浦东新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感应式广播及人数统计
钢结构施工
大厅效果图
楼梯质量样板
施工现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