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合作共赢 打造品牌 持续发展​

第三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为推动勘察设计企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外工程公司、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投资企业等交流与合作,日前,以“合作共赢、打造品牌、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市场机会与国际金融机构采购政策、海外工程企业与项目实践、第三方服务案例分享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子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会长王淑敏致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卫明,商务部原办公厅正司级巡视员任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秘书长刘琍等出席论坛;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副主席安东尼·巴瑞等16位演讲嘉宾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开幕式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荣世立主持,中设协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副会长徐大同、中设协副秘书长汪祖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黄敏、中设协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副会长齐福海分别主持了论坛交流。

王子牛在致辞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国内企业之间要抱团取暖,取长补短;要加强与FIDIC等国际组织及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要开展与项目所在国政府的合作,在市场准入及项目、人员、供应信息等方面获得全面支持;要加强与国际咨询服务商的合作,学习借鉴其驾驭海外市场的能力和开展EPC、全过程咨询服务的丰富经验。王淑敏提醒在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下,要看到,影响行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和各种困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但境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国际合作的良好机遇将成为行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陈健指出,勘察设计行业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会大大促进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在国际化发展中去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开放条件下促进内部的改革和发展。

卫明在讲话中从充分认识建筑业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努力化解工程风险、增强全球视野三个方面介绍了住建部目前正在推进的工作。他指出,我国的工程建设在组织方式、行政许可、交易方式等方面与国际差距很大,政府既是业主又是监管者,干预工程过多。因此,政府通过“放管服”推进工程项目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很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很坚定。但是,我们的工程规则、工程标准与国际不接轨,施工“走出去”利润薄,设计咨询出不去,这就需要一个国内练兵、国际实践的环境。必须要加大工程设计咨询“走出去”的力度,才能带动标准“走出去”、产品“走出去”,产能矛盾才能化解。中国要从建筑大国走向建筑强国,必须要突围工程设计强国之路,把设计搞上去。推动设计进步,首先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市场推动创新、设计引导技术进步的作用;其次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融合、大综合,拉长产业链的发展;最后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工程设计咨询招投标交易方式,以招团队、招服务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不能让低价招标干扰设计市场。

任毅在题为《共商、共建、共享,彰显中国智慧》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摆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严峻挑战,包括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经济上的保护主义、社会上的排它主义以及文化上的排斥主义等等,都严重地冲击着国际社会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尽管如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项目实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包容,共建的战略更加自信。他表示,共商,意味着给别的国家尊重和公平;共建,意味着给别的国家信赖与真诚;共享,意味着给别的国家利益分享。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的大国风范。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生态风险、社会风险等五大风险,有些风险可以化解,有些风险一旦遇到就是灾难性毁灭,所以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不但要了解所在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更要熟悉了解该国的国情国策,与使馆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地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副主席安东尼·巴瑞在题为《工程咨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中,简要介绍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历史、合同变化、行业功能、行业价值、行业角色以及在中国的拓展等。安东尼·巴瑞表示,中国正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这将为中国工程咨询公司提供大量的参与国际项目建设的机会,也将大大加速中国工程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下转第6版)

2019-11-04 第三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377.html 1 3 合作共赢 打造品牌 持续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