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明 康辉
10月13日,记者慕名去浙江省嘉兴市锦绣外滩住宅建筑群项目工地采访。
在前往工地的路上,该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王霞明向记者介绍:该工地地处嘉兴市秀洲区塘汇街道,北依长纤塘,南靠城东路,东临鸣羊路,西为长泾塘。从俯瞰效果图看,这个地块俨然是为鸣羊路、城东路、长泾塘所切割的一个“岛”。
王霞明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3086.52平方米,包括住宅共计13幢楼,其中7幢楼为18楼住宅;3幢楼为23楼住宅;另3幢是商场与配电房。工程建设单位是荣盛发展,施工总承包单位是江苏常州华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于工程位于嘉兴城区,嘉兴各级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场容场貌要求很高。
记者曾多次到嘉兴采访,深知嘉兴的城市绿化全国一流。听了简单的情况介绍,心中不免捏一把汗:常州华基行吗?
走近工地,记者眼睛一亮:这里没有杂物,没有泥浆、渣土,没有积水,门牌大气美观,门口干净整洁。从大门进口,环视四方,首先扑入眼帘的是美丽的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工地围墙脚下,有灌木、花卉;数百平方米的异地样报展示区整洁、美观;施工中的建筑物绿色密目网严密包裹……施工建设丝毫没有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走进项目部办公区域,两层的大临房构成的办公区域,形成一个小院子。小院子墙上有工程简介和警示文字;四周有花卉点缀;院子中间有一个小水池,水中有锦鲤鱼逍遥游弋,池中有一块巨石突兀,上刻“锦绣外滩”四字,俨然江南园林风格。
走进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静悄悄。王霞明告诉记者:该项目是2019年3月开工,9幢主楼将于2020年3月全部结构封顶,2020年7月主楼竣工。工程作为嘉兴较大住宅建筑群,周边是居民小区,社会影响力较大,因此,从设计到修建,都是高层次、高标准、高要求。为了搞好场容场貌,不惜工本。对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绿化环境,做到及时修整、恢复。
王霞明手指工地门口异地样板示范区,告诉记者:施工中每一个技术性细部,这里都有样板示范。每个班组上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样板示范要求做一个样报房,验收合格后方进入大面积正式施工。
王霞明说:我们对现场及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置,采用低噪音的新型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照明灯光布置尽量背离居民区。控制作业时间,对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要合理地控制其作业时间,电动圆盘锯等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施工对周边单位正常工作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轻噪音振捣设备,防止噪音扰民。
他接着介绍:工程工期主楼为467天,包括了一层地下室的结构施工,工期紧。我们总承包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方能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工程为基坑大开挖,周边场地相当狭窄。在临时设施和场地内难形成环形道路,我们充分考虑多方因素进行总平面的布置,利用有限的场地巧妙布置大型机械设备等,达到能效最优。至今为止,施工进展顺利。该项目地下室深度深,工程量大,江南雨水本来就多,施工中又遇雨季,而且施工现场基本无场地可利用,存放及进料等均受到场地限制。为此,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材料组织措施,加强材料进出场计划的准确性、保证性,严格管控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有时需要晚间加班,那时我们就尤其重视严格控制噪音释放及光污染。在施工不饶民、工期不耽误的两难选择中寻找突破。
项目经理严松贤向记者介绍:王总已年近花甲。他已在建筑业闯荡35年,其中近30年时光是在江苏苏州,当地比较有名的苏州联合广场、苏州2011-B-73号地块、苏州九龙仓时代上城等工程都出自他手呈现给世人。苏州2011-B-73号地块工程是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获苏州建筑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姑苏杯”。他这是第一次走进嘉兴做工程。他在严格执行浙江管理标准的同时,把苏州的一些好的做法融入了浙江标准。他心中的目标是这个工地,成为一个名不虚传的楷模工地。他要求每一个工程都不能有一点含糊,历来强调“每一个工程要做到四个满意”——必须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业主满意、让政府管理部门认可、让自己感到满意。
严松贤介绍:现场四周设置连续封闭的实体围挡,各出入口均设置24小时门岗,加强日常巡逻。施工期间,设居民接待办公室,设置专职人员及时妥善处理居民投诉。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授权其灵活决策,不断提高处理民扰事件的能力。主动告示嘉兴市环境保护、施工监管投诉电话,介绍解决纠纷的正确途径,减少周边居民与承包商的直接冲突。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提前以告示的形式通知周边居民,恳请他们给予谅解,融洽与周边居民的关系。
严松贤带着崇敬的语气告诉记者:今年初,浇捣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时,王总两天一夜不休息,一直在第一线旁站、指挥。王总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施工班组收工后,他要在工地上转一圈。有一次他外出开会,回到工地已凌晨2点多,他打着手电筒,仍然到工地去转了一圈才休息,第二天一早,人们看到他又已坐在办公室。他在工地上威信很高。
“这个项目合同工期非常紧,我们每天的工作常态是‘5+2’、早晨6点出工,晚上9点收工。我们总体速度保持在6天一层。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约70%的工作量,业主对进度、质量都很满意。预计到明年3月,一期工程9幢主楼全部实现结构封顶。”“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工地打造成浙江一流的文明示范工地。我们在路上!”严松贤说。
走进项目部生活区,干干净净,不见污水横流,不见秽物满地。女管理员王霞兰告诉记者:工地上施工高峰时有近500人。生活区有专人管理,有严格管理制度。每间房间都装有空调,能保障民工休息好;这里的宿舍不收费。这个工地上的民工是蛮有幸福感的。
记者中午在工地食堂用餐。年过花甲的食堂掌勺人老李告诉记者:王总很低调、很谦和,每天和大伙一起用餐,不搞特殊。他住也住在工地上。他时常说:“工地上的民工都是我的兄弟。”工地大,工地上有几十支分包队伍,有时工作中会产生一些摩擦。王总总是利用一起吃饭的时间、上工地察看的时间,摸清情况,及时化解矛盾。由于王总与工友打成一片,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把摩擦的苗子控制在萌芽状态。该工程开工至今,施工人员间没发生过重大的冲突。
一路所见所闻,处处洋溢着正能量。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处处风儿飘香。记者心中为这个工地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