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A0420191216C版:

面对辽阔

余凯凯

在创办《建筑时报》“文苑”副刊的时候,曾经有不少人批评我们“多此一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又有谁还保持着这份闲情雅致呢?对于在《建筑时报》“文苑”副刊上发表诗歌,更有不少人指责我们“不合时宜”,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繁荣现象,在今天早已了无痕迹!

我们却坚信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我们坚持下来了,已经坚持了近六年。在气象万千、繁花迷眼的近六年中,“文苑”副刊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思想性和文艺性相融合的作品,彰显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给读者提供了更多滋养身心、从容思考的机会,提供了安放心灵的一方净土。其中,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以她的丰富鲜活、精美雅致、真诚而艺术的表达和高远的精神引领,提炼了文化的深度和精神的高度,散发出了恒久的沁人心脾的文化馨香。为了显示“文苑”副刊的近六年成果,我们在今年年初编选、出版了散文、特写集《谁持彩练当空舞》;同样,也是为了近六年成果的又一次显示,我们正在编选、准备出版这本诗歌集《你可以面对辽阔》。

一份报纸的副刊是不是要办,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既有主观意识的原因,包括怎样认识文学的功能;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经费支持程度。在变化中发展,在突围中进步,需要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但其中主要的两条,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其一,坚持正确的文学导向。坚持正确导向,始终是办好文学副刊最根本的立场和最基本的底线。作为报社的副刊,我们要坚守文学应有的精神气度,使文学真正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作者坚持把个人的文化抱负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紧密相融,把文学的生动创造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推动文学创作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时代精神。

其二,坚持稳固的报企合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进步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媒介蒸蒸日上,前景广阔。受此影响,传统纸媒则日渐式微,前景不容乐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文学副刊。但是,我们通过报企合作机制创新、报企合作内容创新、报企合作形式创新,探索了一条更加系统、全面、紧密的报企合作的新路子,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且持续地满足了读者对文学副刊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心理,以及网络永远无法代替的阅读体验。

近六年来,《建筑时报》“文苑”副刊在全国报刊同行中赢得了美誉,在广大读者中获得了广泛的赞许;与此同时,我们以散文、特写集《谁持彩练当空舞》和诗歌集《你可以面对辽阔》的编选、出版,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期许,我们还会继续通过报企合作模式来坚守这个阵地,始终汇聚来自方方面面的正能量,始终保持副刊的鲜活及其激情,始终承载着滋润读者心灵的时代重任。

《建筑时报》“文苑”副刊有幸,因为《建筑时报》“文苑”副刊愿意并且已经面对辽阔。 选自(诗集《你可以面对辽阔》后记)

2019-12-16 余凯凯 余凯凯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897.html 1 3 面对辽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