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办

12月7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2019)颁奖大会及大师设计论坛在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张锦秋、何镜堂、崔愷、王建国、孟建民、常青等六名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到会,广州市领导、中国建筑学会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业界专家学者及建筑院校师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及论坛。

此次颁奖大会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承办,《建筑实践》杂志社等协办,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向大会致辞。

修龙表示此次大奖评选的结果,反映出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国建筑师在与国际建筑大师的同台竞技中不断成长,树立起了文化自信,提出了我们本土的建筑创作理论并发扬光大。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师能够站在国际建筑设计的舞台上,发出自信而洪亮的时代强音。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就建筑创作大奖的基本情况从获奖项目建筑类型、地域分布、合作情况等方面对评选结果进行分析,对建筑创作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全文详见下期本报)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崔愷、王建国、孟建民、赵琦先后分八组公布了本次建筑创作大奖的获奖名单,张锦秋、何镜堂、崔愷、王建国、孟建民、常青等六名院士和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以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王树平副理事长为获奖项目颁奖。

颁奖结束后,张锦秋、何镜堂和崔愷院士作为获奖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而又感人至深的讲话。之后,倪阳、李兴钢、沈迪、钱方、桂学文、张鹏举、陈雄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就建筑创作的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同时还进行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的展览,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评选出的300项建筑创作大奖和2019年评选出的100项建筑创作大奖,共计400项获奖作品,展览内容丰富、资料珍贵,从20世纪50年代的首都十大建筑到21世纪我国奥运和世博会的场馆,再到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以及以最快速度施工完成的雄安市民中心等等,全面回顾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历史印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建筑创作历程的全程记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社会意义。

(学会)

2019-12-16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906.html 1 3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