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A0620191216C版:

今日的新秀 明天的大师

2019“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评审侧记

□本报记者 李武英

2019“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活动从8月初启动后,经过5个月的多轮评选,经过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公示,获奖名单日前揭晓,70位设计师获优秀奖,35位设计师获入围奖。105位勘察设计师在本次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以自己专业的技术设计能力、职业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敬业的工程服务能力成为了近期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中最具实力的佼佼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五四运动”100周年,在这个历程中,上海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设计人员新老更替,薪火相传,到目前,上海工程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中,青年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接近70%。他们承续了前辈的专业和匠心,做出了大量优秀设计项目,承起了重任,挑起了大梁,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为激励广大青年设计师创新尽责,彰显青年设计人才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作用,促进青年设计人才的成长,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决定开展“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活动,为青年设计师的个人成长打开通道,为行业推送大师、储备人才。此项活动拟每两年开展一次,由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主办,建筑时报社具体承办。

2019“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活动从8月初启动后,得到了上海市勘察设计单位的积极回应,共有近60家勘察设计单位组织报名参加。经过合规性审查之后,共有56家单位的267名勘察设计师进入网络展示阶段,同时在建筑时报微信公众号和建筑新网上公开展示。

在微信号上接受公众投票,在上线的第三天便达到了10万+的点击量,到目前微信点击量达到25万多次,票数最多的达到3万多票,最少的也3000多票,可见社会对此次活动的关注度之高。因为这里荟聚了一大批上海当下最骨干、最优秀的青年勘察设计师。

与网络展示同期,邀请业内10位专家分组进行评审(为了公平公正,不增加大家的压力,评审专家和组委会成员均未公开)。专家们在百忙之中利用业余时间仔细审读申报材料,认真打分,有几位专家几乎占用了全部国庆假期在做评审工作。根据青年设计师的从业特色,专家评审确立了从业绩/创新能力、工作表现/执行能力、科研成果/研究能力、获奖情况/行业认可度以及网络投票/社会认可度等五大方面来评价,分别占比25分、20分、10分、10分和5分。

经过专家打分汇总后再在此基础上做了一轮提名,综合权衡以及多方考虑之下,最终确定了105位入围人选。其中建筑师组共有33人,工程师组61人,室内外环境设计师组11人,入围比例大约为3∶1。

由于网上评审资料主要体现在申报表和三个展板上,在评审的过程中发现申报表的填写水平不一,部分设计师对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贡献、创新点等关键问题语焉不详,只是列举了一些项目名称和奖项名称,自我陈述看上去像是单位工作汇报,难以从中发现个人的优秀之处,尤其是在有众多竞争者中如何突显自己的优势,显得经验不足或者说并未非常用心。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打分时会更多地考虑到设计师的个人知名度,有一定知名度的打分会较高。

接下来的第二轮评审阶段,指定入围者将自己的视频上传到腾讯视频,进一步表现自己的优秀。如果说前一轮是朦胧印象,在视频展示中设计师要揭开面纱以真实的多个侧面示人,在3~5分钟的视频中结合初评时的五大方面为自己的个人品牌定位,表现形式不限。

评选分为工程师组和建筑师(包括室内外环境)两组分别进行,各自花费近一整天时间认真观看视频并打分。这一轮提交的视频具有比较强的个人色彩,总体来讲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大师化”,这在大院的建筑师中较多采用,即请专业的拍摄团队参照大师、人物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在主题构思、镜头运用、配音配乐等方面颇为专业,把自己按照大师的手法来打造。这一类型的片子有角本,有现场,有动作,形象生动,因此有对个人的鲜活的印象。第二类是“PPT式”,即按照展示的要求以图片为主,以PPT的形式系统地介绍设计师的简历、作品、获奖、感悟等,简单、具体,直接明了。这种类型在工程师的介绍中最多,非常符合“理工人”客观、直观的思维方式,而事实上这种方式最受评审专家的欢迎,因为对应打分相对容易。第三类则是“其他”,即比较个别的方式:有人在一个镜头里像新闻主持人一样,介绍自己或谈自己的感悟但没有背景,既没有作品也没有形象,还有两位估计是时间不允许,直接用手机前置镜头对着自己自拍说了一段话。还有几位因为是公司的负责人,在片中大部分时间在介绍自己的公司,对个人则语焉不详。尽管如此,由于是10年来第一次开展此项活动,组织方相信能申报者和入围者一定属于佼佼者。尽管对自我的表现不十分完美,但不能因为形式而否定他们的优秀。所以第二轮入围者最终都有获奖,根据专家评分排名分为优秀奖和提名奖。

根据视频表现,专家们还开玩笑地建议评选最大牌的设计师、最自恋的设计师、最忘我的设计师、最帅和最美的设计师以及最搞笑的设计师等一些“附带奖项”,也算为评选增加一些趣味性。

设计师是一个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设计师的个人形象和自信是项目成功的一大要因。第一轮投票时有设计师表示不好意思发朋友圈拉票,其实网络投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活动以及设计师的影响力,而视频的制作,使得设计师必须认真为自己的设计人生做出有一定深度的思考。通过上传公共网络,是对自我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甚至设计行业的很好的宣传和推介。

“今日的新秀 明天的大师”“你的优秀值得全世界知晓”,组织方认为把这两句话作为上海代表青年勘察设计师评选的口号,是对此项活动意义的最好总结。设计师不仅要向业主和社会表现自己的作品,在个体崛起的时代更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品牌和自我价值。

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落榜者打起精神明年再战,多参与几次更有利于扩大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2019-12-16 李武英 2019“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评审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908.html 1 3 今日的新秀 明天的大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