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讲座
12月8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AMO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承办的“中国乡村新篇”闭幕活动上,国际著名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雷姆·库哈斯团队带来即将在明年二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乡村,未来”的一部分内容,库哈斯还受邀在讲座中介绍了“乡村,未来”展览的精神理念。
对于乡村,库哈斯曾提出,“超过50%的人口是城市居民的事实已经成为人们忽视乡村发展的借口。我一直对域市的转型很着迷,但是近年来更多地在密切关注乡村发展,我对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这些乡村变型的故事很大程度上还不为人所知,所以我觉得若能在某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域市里的一个闻名世界的博物馆里展示这些研究成果,这将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大约十年前,库哈斯意识到人类过度关注于城市,而忽视了乡村。他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打破这种不均衡,此次的“乡村,未来”展览就是其中之一。
库哈斯在演讲中谈到,公元前的中西方国家是相似的——城市是繁忙的,而乡村是栩栩如生的。这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乡村为我们带来什么?乡村如何促进人类的发展?
库哈斯说,今天,乡村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狭隘。随着旅游业发展,过去的村民涌入城市,过去的乡村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西方乡村文化资源匮乏,乡村的兴起大多由于政治家对乡村进行干预,将乡村土地作为实现他们的目标和野心。20年代早期,城市的发展导致乡村退化,乡村成为焦点。德国十分重视乡村,他们大量建设公路,让每个人都可以到达乡村。1928年,德国研究发现:如果地中海平面下降,德国就能获得更多土地。研究建议加强欧洲与非洲的联系,在地中海的两端搭建发电设施。甚至十年后,美国在思考如何处置德国时,提议消除城市和农业让德国成为纯粹的乡村。
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中甚至还能够促进人类对世界和时代的认知。库哈斯说,通过研究乡村,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全球变暖的情况。不仅如此,技术更可以改变农业生产。今天人们通过无人机和卫星定位确切地了解农业用地的位置、了解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边界。现代实验室也出现在乡村,人们应用智能模拟光合作用,进而计算出作物的产量。在未来,我们会继续为乡村引入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农业的产量。
库哈斯又提到即将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乡村,未来”展览。他说,本次展览并非关于建筑,而是团队花费六个月时间从事的关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研究。“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空间呈螺旋形,这意味着不管展览以怎样的方式叙述,博物馆本身都可以赋予展览灵魂。在这个空间里,人们的视线将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作品,还能够意识到周边的展品和场所。整个展览就像电影放映,回溯历史、立足今天、放眼未来。”
“乡村,未来”展览展出了美国和中国在过去五十年的快速发展历程。库哈斯说,中国乡村是该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中国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乡村发展。中国乡村发展对于世界是具有启发作用的。我们还建立了全球12~15个不同地区的场景原型在展览中展出,并且尝试建立起这些地区之间的联系。如果在30年后城市人口会上升到70%~80%是很可怕的,不敢想象人们拥挤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但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趋势。遏制这样的局面也是此次展览的初衷之一。”
(姜竣耀、王闻宇、修琳洁、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