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人物

一双慧眼定乾坤 不忘初心始如一

——记中核华兴测量领域资深专家单意志

□通讯员 马晓霄

他,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奋斗在施工一线;他,怀着对测量工作的执着和坚守;他,用理想和行动谱写了绚丽多彩的人生,被广大员工称为最美的人。他就是单意志,注册测绘师,中核华兴测量领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核建高级技术专家,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带头人,2002年获中核华兴“劳动模范”,2004年获中核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授予“最美核建人”。获专利11项,发表论文7篇。

为事业百炼成钢

1989年,从华东地质学院毕业的单意志,进入中核华兴南京跃进汽车联合厂房项目,成为一名测量实习生,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测量实体工作,对他来说既兴奋又迷茫。测量工作不仅仅是熟悉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通过实践寻找答案,这让初出茅庐的他有点不知所措。但他逐步调整自己的状态,晚上加班熟悉图纸,独立测量放线,进行各种数据计算,不到一年时间便成为最年轻的技术能手。随后,他被调入中核华兴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项目担任测量班长。这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市政项目,施工环境复杂,业主要求严格,而测量班只有四个人,摆在这个年轻班长面前的是如何高效并满足业主需求完成测量工作。为了排除白天车辆人员对测量的干扰,获取最准确的数据,单意志每天在凌晨冒着凛冽的寒风,背着测量仪器前往工地,身子冻得瑟瑟发抖,手掌都张不开,但是他全然不顾,紧紧握着测量仪专注测量,直到获得的测量数据达到要求。

为发展不懈坚持

1998年,田湾核电项目进入筹备期。为做好前期各项测量工作,公司将单意志调入筹备组担任测量工程师。核电项目位置偏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和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测量工作,需要跋山涉水、风吹日晒,在野外驻扎几个月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单意志毫无怨言,每天带领测量人员一步一个脚印丈量、观察、记录数据、复核。通过这样的坚持,他练就了一双测量慧眼,能排除外界干扰,快速获得准确数据,将测量技能变成了自己的本能。

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单意志毅然前往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C2)项目,担任土建队副队长,主管测量工作。身处海外,环境越发艰难,C2现场多为巴工,测量班有六名新人,业务能力需要磨炼提升。在平时工作中,为了便于同巴工沟通,他学起了乌尔都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操作技能和测量经验传授给大家,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水平进行针对性地教习,手把手教他们使用仪器和计算公式,使测量班组人员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那段时间,他身兼数职,日夜坚守在现场,有一次在晚上加班中,他不小心被蚊虫叮咬,患上了疟疾,当时浑身忽冷忽热,他忍着病痛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才安心去治疗。

为创新精耕细作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108米高排风塔正在紧张施工中,但看着即将吊装的排风塔,单意志却“犯了愁”,紧皱着眉头,低头盯着图纸,拿着笔不停计算着。原来排风塔的顶标高为108米,需分四个阶段进行吊装,但全部采用整体吊装成本太高。如果在+8.0米至+27.0米、+27.0米至+37.0米的吊装中利用已有的100吨吊车,每条腿分开吊装后进行拼装比较节省成本,但如何对就位拼装的垂直度进行控制却成了所有人头疼的问题。

“钢筋混凝土基础共4个腿,每个腿8个螺杆,向中心倾斜11°02’,与施工坐标系成45°夹角,要方便螺杆位置的测量控制,只要对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就可以解决。”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计算,单意志对照图纸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之后,他迅速行动,将坐标系先后进行了平面和立体转换,并采用三维坐标系体统和极坐标法使用TC2003全站仪对螺杆进行控制。最后,这一方法不仅有效保障了主体结构垂直度,并为今后解决复杂空间结构测量控制提供了巨大帮助和借鉴。

他提出的微网观测优化在台山EPR核电中改进实施,并成功申请了专利。该方法就是在微网以上的各设备定位通过混凝土底板的通视孔来点位传导定位,在筒体上口外侧焊接三个临时强制对中观测装置,这一实施使网形的结构和稳定性都得到很好保持,并且点位精度也完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单意志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断思考,总能想到一些改进测量工艺的好方法。

为企业甘于奉献

2008年,单意志回到国内,在中核华兴核电事业部工程技术中心担任测量工程师。每当核电项目筹备开工,他都是率先进场,阳江、台山、宁德核电项目都留有他坚实的足迹和日夜奋战的身影。2015年,中核建在台山核电项目部组织测量工大赛,他作为中核华兴参赛队伍总教练带领测量团队出战,负责中核华兴选手的选拔和训练。此外,他还担任此次大赛考务组的组长及裁判,负责竞赛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在竞赛开始前的20天,他就来到台山,开始筹备各项工作。为了让6名选手能够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单意志将他们分为两组,采取良性竞争的方式,激发潜能。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待任何选手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严谨认真,大家都称他为“铁面包公”。竞赛结束后,单意志的工作却没有结束,他又带着竞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继续奔赴更大的赛场。

“迎着朝阳走,踏着夜幕归”, 三十年来,单意志因为热爱而倾注所有,不忘初心始如一,他在核电建设的路上,夜以继日阔步前行。

单意志(左)在工作

2019-12-23 ——记中核华兴测量领域资深专家单意志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977.html 1 3 一双慧眼定乾坤 不忘初心始如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