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钢筋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钢筋产业链峰会在河北省石家庄敬业集团召开。来自全国行业专家、金属材料流通协(商)会、钢筋加工企业、钢铁生产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齐聚一堂,共话钢筋成型加工前景,研判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康雪元,中金协钢筋分会会长单位、河钢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国,中金协钢筋分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继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秘书长刘琍应邀出席并致辞。峰会由中金协钢筋分会副会长、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主持。
崔文亚在致辞中表示,钢铁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监管政策的落实、行业标准的监理下,具有定制性能的钢筋加工将是大势所趋。陈雷鸣对未来钢铁行业提出了建议:一是钢铁产业涉及面广,需要建立产业共生新生态;二是构建协同发展新体系;三是企业主动参与构建现代供应链;康雪元在致辞中表示,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推动下,钢材深加工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也是协会规范行业发展,树立行业标杆的有力举措。王晓国介绍,近年来河钢集团谋求战略转型,加速形成钢铁材料工业服务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协同的格局。孙继承在致辞中表示,只有坚持以行业标准为引领,以产供销三方协同合作、渠道整合、跨界融合,才能有效促进钢筋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提升和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刘琍发言中表示,建筑用钢铁建材的高质量发展是建筑项目优品优质的有力保障。刘陶然在主持中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成型钢筋加工配送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
报告会上,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谢厚礼介绍了重庆市钢筋加工政策推广及应用成果;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韩玉珍介绍了新智能新技术助力钢筋加工高效发展;河北敬业信德钢筋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锁卫分享了敬业集团钢筋成型加工实战经验;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涛探讨了成型钢筋加工物流配送发展趋势;工信部中国互联网+产业融合服务工作组秘书长、华为能源互联网高级顾问、工信部企业云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张晏佳探讨了产业互联网如何助推钢铁企业发展。
河南永益同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展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子金、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召朋、武汉钢铁江北集团有限公司武钢汉阳钢厂总经理张纪明、北京迈思发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冬建、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孙凯等,就钢筋成型加工运营新模式及应用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峰会同期还举办了工程供需对接专题论坛,由北京市中建利源物资经营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柱主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子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副会长陈晓清、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于志亮,以及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瑞超兴隆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颖作为论坛嘉宾分别致辞。
会议认为,以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的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将迎来配套服务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黄金时间。成型钢筋加工是国家提倡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前端环节。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就是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并且长期不断地坚持和坚守,才能逐步实现。各相关协会和机构要携手推进,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搭建平台,并让相关部门也参与进来,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促进行业的真正发展。同时,各行业协会要努力发挥好行业组织为会员单位全方位服务的作用,加强钢筋产业链全面融合,通力协同,为钢筋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携手联动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下半场主题演讲环节,“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徐向春对中国钢铁及建筑市场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广西建工集团智慧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国阐述了智能化成型钢筋加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重要作用;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材加工销售公司总经理丁杰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成型钢筋加工的新要求;宁夏凤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袁自峰介绍了成型钢筋加工与施工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北京市中建利源物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国柱阐述了钢筋加工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趋势;慧朴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张何之介绍了物流新技术——车辆载荷估算技术研讨。
本次钢筋大咖交流环节由韩城涵大智能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勇主持,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经理范永晶、北京美建华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庆、河北正信钢铁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银红、昭通高速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辉、陕西五鼎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敏良、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筋焊接网分会秘书长张伟、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副秘书长竺勇等行业精英分别对施工企业钢筋加工痛点及创新进行了头脑风暴。
峰会发布了优质钢筋加工企业行业“红名单”,举行了“工程建设行业合作创新课题组”启动仪式。据悉,该课题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装配式建筑和标准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筋焊接网分会、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钢筋分会、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西安钢筋工程建筑行业协会等11家国家权威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