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380天,打通盐城站“大动脉”

—写在中铁四局盐城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开通运营之际

□周双平 李振洪 高炼

12月16日,徐盐高铁按期通车。与此同时,中铁四局二公司施工的盐城综合客运枢纽东广场进出配套道路工程同步建成使用。

盐城综合客运枢纽东广场配套道路工程,包括新盐城站主要通道河滨路、两条西广场落客平台的连接匝道、3条地下车库的连接隧道,还包括河滨路与青年路主线交汇的8条Y型互通匝道和世纪大道与河滨路交汇的两条接线匝道,产值约7.9亿元。形象地说,它就像是新盐城站的“大动脉”。项目自2018年12月1日开工,中铁四局二公司参建员工仅用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庞大繁杂的工程。

与时间的竞赛

2018年11月28日,中铁四局二公司中标盐城综合客运枢纽进出配套道路工程。由于该工程东广场配套道路要在2019年底与徐盐高铁同步开通,所以工期紧是该项目最大的难题。且不说该工程涉及多个规划区、社区,仅从该工程包括桥梁、隧道、道路、外接电等多种施工项目来看,施工组织就异常困难。在盐城综合枢纽施工范围内,高铁、站房与道路等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在施工组织上稍有欠缺,就会影响工程进展。

2018年12月1日,在项目进点3天后,项目第一根钻孔桩顺利开钻,在所有标段最快开工。2019年春节前夕,在开工20多天后,经理部接到业主一个重大节点任务安排,要在2月5日春节前,完成跨通榆河主桥的一个主承台施工任务,这个承台位于施工中核心区,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在接到任务后,经理部领导班子开了一次短会。他们合计着,跨通榆河主桥是两个主承台,一个是抢,两个也是抢。如果春节前把它抢出来,就可以为后期整个桥梁施工争取更多时间。下定决心后,经理部在业主要求基础上自我加码,提出“确保完成一个,力争完成两个”的施工承台目标。

但是春节将至,施工队伍都想着早点回家过年,存在畏难情绪。经理部就找每家协作队伍做工作,并承诺提前租赁两辆大巴,一定能把大家送回家过年。同时,经理部员工做表率,没有一个提前回家,将全部心思放在现场的服务和工作的协调上,最终在春节前3天,顺利完成了两个承台的施工任务,超额完成了业主重大节点任务。盐城市交通投资公司领导在现场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赞许道:“中铁四局不愧是铁军!”

发挥团队的合力

带好头是项目团队建设的前提。“大家都认真把本职工作干好,才能打造出一支有力量的团队。”作为老大哥,项目书记周双平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为了解决现场的管线迁改和征地拆迁问题,2019年上半年,他每天不是去政府就是去和管理单位协调工作,俨然已成了政府机关的“常客”。靠着这种磨劲和韧劲,经理部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征地拆迁工作和90%管线迁改任务,所有协调工作在政府、业主的支持帮助下,得到妥善解决,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充分的信任和无私的帮助,也是团队建设的重点。项目总工程师李羊技术基础扎实,肯干好学,但在青年路施工中,却遇到一个难题。原来,在内环高架三期青年路东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中,需要对一段178.68米的既有桥梁,进行原地“顶升施工”,最高顶升高度达到2.87米。无论是在盐城市还是在二公司,都是首次尝试,在国内成功实施的案例也不多。面对这一困难,经理部领导班子主动到宜兴等地学习相关技术经验,请来公司桥梁专家和专业分包队伍代表,一起研究工艺流程、安全数据、配套保护措施等,提出了很多合理意见和注意事项,并鼓励李羊大胆创新,放手去干。

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经过4个月的艰苦攻关,李羊编制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顶升施工方案,做好了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并在现场搭建PLC控制室,布设64个千斤顶和液压管路。经过历时9天的连续施工,最终安全优质地完成了桥梁顶升作业,同时还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这次施工是盐城地区桥梁顶升施工中荷载最大的一次,也为二公司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李羊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刚调到该项目部的物机部长陈勇,虽已年过四十,但受到项目团队氛围的影响,主动搬到了工地现场办公,根据工地施工需要,及时解决现场材料问题。在他的协调下,从没有因为机械或物资材料问题而影响施工生产。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时,他说:“经理部这支团队就跟铜墙铁壁一样,太团结了,能来这种项目工作真的很好,我在这里学到了好多东西。”正是有了这支相互协作、共同发力的团队,经理部才能每次能出色地完成既定任务目标,赢得了业主的充分信任。

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

现场管理没有捷径,就是要“钉”在现场。在高峰时期,现场有1000多名作业人员,施工工作点多面广,哪方面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项目经理陈广巧有个习惯,每天都要在工地“溜达”,每天不走2万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他在工地,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就会立即给现场负责人打电话安排,直到问题妥善解决才肯离开。

在安全管理上,项目也坚持“钉住”问题。当问起项目安全总监朱江有何经验时,这位耿直的汉子表示:“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要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安质部人员每天在现场巡查,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早点名教育,每月末开展由项目主管领导带队的安全文明施工综合大检查,充分将每名管理人员的力量都发动起来,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态势。

现场副经理刘波不仅把办公室设在工区,还把现场当作战场。他认为,不仅要“钉”在现场,还要服务好现场。“要抓住关键点,抓好班组长。”谈起现场管理,刘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仅要靠管,更要靠服务。只有服务好了,为协作队伍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听你的指挥。” 在悬浇箱梁施工中,为了确保进度和质量,在1个月的时间里,刘波带着项目员工,陪着施工队伍一起,每天工作到深夜。最终,在晚进场的情况下,仍比其他标段提前1个月完成施工。

300余个日夜的奋战不息,盐城综合客运枢纽工程从桩基施工到墩身群拔地而起,从连续梁合龙到桥面系铺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一片沼泽地现已道路纵横、连接四方。盐阜大众报记者在通车前对项目的报道中,称赞中铁四局创造了盐城历史上工程建设的奇迹。

2019-12-30 —写在中铁四局盐城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开通运营之际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071.html 1 3 380天,打通盐城站“大动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