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很多地方建设项目进入了施工的高峰期,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很多地方的水泥市场普遍出现了价格上涨的局面。其中,涨幅最高的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一个月内涨价每吨200元的巨大涨幅。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6.1%。2019年11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2亿吨,同比增长8.3%,目前水泥需求总体仍然旺盛,价格保持着增长态势,2019年11月,全国散装水泥平均价格为477.43元/吨,环比上涨5.47%。
其中,河南局部地区水泥价格单月高位上涨200元/吨,导致2019年11月中南市场散装水泥价格达到514.58元/吨,环比上涨10.61%。同时,华北、华东市场,水泥价格也大幅上涨。
价格上涨仍供不应求
在2019年四季度的旺季,全国80%的地方,尤其是东部地区都创了历史新高。今年累计到2019年11月份,全国将近7个点的累计同比增速,所以今年的需求超预期是涨价的核心驱动因素。
2019年10月以后,随着各地工程施工进度加快,水泥行业进入传统的旺季。而面对市场巨大的需求,不少水泥厂也是加足马力抓紧生产。据广东一水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工厂的水泥日均产量在六千吨左右,基本上每天都是无库存状态,价格也从10月份开始一路上扬。以往涨价都是按月涨,或者是按季度涨,今年一个月就涨一两次。因为每次涨价后需要和工地去协调,工地也要上面的批复,可能第一个批复都没到的时候,第二个涨价又来了。
上半年,水泥销售相对在传统淡季时,曾经出现过库满停窑的状态,到了下半年,特别是现在,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对于目前许多正在施工的项目而言,每天的需要混凝土量都难以得到满足,有的时候一两天也得不到供应。为了保证正常的履约和项目的整个成本,项目负责人找供应商主动调整价格以保证项目的正常供应,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投资加大、环保限产等多种成因
从时间上看,由于2019年二、三季度雨水天气影响的施工需求滞后至四季度,叠加春节前赶工,南方部分地区水泥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短期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南方水泥市场会逐渐进入传统淡季,但是2020年春节来得较早,不少项目在2019年12月进入赶工期,需求不弱,刺激了水泥价格的上涨。加之2019年11月以来,雨水天气较少,许多地区在建工程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区域内在建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水泥需求量增长态势明显。需求量逐步放大,供给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从而也导致了价格上涨。
相关政策提前落地也对近期水泥价格上涨起到一定作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0.2%、4.0%;从结构上看,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投资增速回升明显。2020年专项债额度也提前下拨、资本金比例降低等政策对稳投资起到了提振作用,同时为大量基建项目带来新增资金。
近日,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苏州举办,总投资逾万亿元的近1500个项目同时开工;贵州省2019年四季度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贵阳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333个,总投资2078.45亿元……多地政府都在制定未来重点工程发展计划,多个省份的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这一部分的需求会直接对水泥市场需求带来下一拨增长。
此外,受国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环保重压下,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和停产的生产受限,货物运输车辆排放标准上调,货物运输受限明显,交通运输成本的上升也是其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面对近期水泥价格的阶段性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全国水泥需求最为旺盛的大区——华东市场来看,虽然目前整体房地产项目需求增速放缓,但是基建等项目投资力度较大,总体对华东水泥行情的走势具备支撑条件。且对华东沿海水泥市场冲击最大的因素之一(东北低价地区南下),2019年遇到特殊情况,南下水泥因不同因素南下受限,沿海本地水泥需求旺盛,如此状况持续,华东地区水泥行情涨势或将延续,涨幅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