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营造

决胜之年,全力冲刺

——对2020全面实现《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展望

2020年,既是实现《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决胜之年,更是攻坚之年,还是帮助国家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和更多建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进一步深化变革,建筑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深入发展,依然面临很多的课题与考验。本文结合住建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对今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劳务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劳务协作、建筑供应链等话题,提供些许粗线条的参考。

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迎接挑战再出发

在2017年住建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发展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并提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工人组织化和专业化、健全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主要内容是:推动工人组织化和专业化。改革建筑用工制度,鼓励建筑业企业培养和吸收一定数量自有技术工人;改革建筑劳务用工组织形式;推行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基本建立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以及构建统一的建筑工人职业身份登记制度、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工人岗前培训、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等。

按照《规划》所提出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的前几年中,各级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和建筑企业花费巨大努力,以解决农民工归属问题、降低其流动性为抓手,改革建筑劳务用工组织形式,鼓励建筑业企业培养和吸收一定数量自有技术工人;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也全面上线,平台记录了建筑劳务用工者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并从全覆盖进行。同时,为更好保障建筑工人权益,各地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工资月清月结制度,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外,积极探索与建筑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方式。这些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在面临市场风险增多、发展速度放缓的严峻挑战的2020,为全面实现《规划》目标,仍须准确把握市场供需结构的重大变化,积极应对优秀技能人才和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等挑战,在既为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更现代的技术工人转型奠定基础,又从根本上为提高建筑工人组织化程度、技能水平,职业、技术素养与行业发展要求相匹配,进行全力的冲刺。

抓好四个“提升” ——全面发挥项目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2020年,应该是进入新时代项目管理的提升年,也是为顺利开启“十四五规划”达到更高水平铺垫的一年。

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和更多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抓紧时间对标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水平,以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因此,强化职业经理人培养,不仅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进入新时代的需要,更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海外市场的“兴业”之道。今天,多样化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形态对我们的企业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比如在工程建设中,既有融资、投资、带资建设的BT管理形式,又有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的BOT、融资管理模式,还有专业化公司代行业主进行项目管理等模式,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模式等,都对新时代的工程项目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此外重大项目中多层次、大范围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运用,都是对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和思维,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具有系统的颠覆性影响。深化项目管理,就是要努力实现住建部领导所提倡的“四个提升”: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其中,核心内涵就是发挥好项目生产力及综合效益,这是项目管理工作提升的重心所在。

扶贫对接劳务协作——踢好最后“临门一脚”

为实现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国家所采取的行动,除大力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劳务协作也是很重要的扶贫行动之一。作为收官之年,“劳务协作”必将也会踢好最后的“临门一脚”。

毫无疑问,劳务协作对接行动,为建筑业这些年来饱受“用工荒”困扰难题的解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为建筑业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提供了一个“推进器”。此前住建部、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一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大型建筑企业在劳务对接方面已做了不少探索,比如通过共建共享,建立建筑劳务基地;或通过将建筑劳务企业化的方式把“散兵游勇”组织起来。劳务协作既为建筑业“招工难”做贡献,又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具体实施项目,意义非凡。因此必须“加大油门”,各方面要积极配合,在建筑劳务的建设与管理,沟通协调和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建筑供应链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更值得2020年关注的是,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也纷纷开始与供应链相关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筑集采、鲁班平台等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作为该领域又一聚力之举,2019年9月10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重组成立。中国建筑业协会与平安城科共同建设运营的平安智采供应链平台也同时正式上线。建筑行业的建筑供应链建设随着“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也将进入全速冲刺阶段。

建筑业供应链的创新应用对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建筑业协会组建的建筑供应链体系,通过智采平台,可以汇集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智慧建造的资源技术,荟萃建材的群英,普惠建筑行业企业,推进建立“建筑+科技+金融”的全新建筑供应链新生态圈。并呈现多元融合、集成创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特点,将建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建筑供应链平台既能从创新的角度推动互联网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主要是能构建产业互联网;又能更好地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跨界升级发展。

总之,2020年是实现建筑业“十三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为确保圆满收官,广大建筑企业仍应积极应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凝神静气地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会书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2020-01-09 林汝恺 ——对2020全面实现《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展望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250.html 1 3 决胜之年,全力冲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