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筑集采服务贸易的正确打开方式

□须 峰

供应链战略系列报道(十五)主要介绍筑集采如何以供应链融资为抓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服务贸易解决方案,本期将重点讲述筑集采服务贸易的正确打开方式。

筑集采服务贸易主要分为流量贸易、聚量贸易、金融贸易、科技贸易四个维度,科技为根、金融为本,滋养、支撑起多样化的贸易模式。正确理解筑集采服务贸易核心价值,需要准确把握其业务基因与业务逻辑。

就本质而言,筑集采服务贸易同样扎根于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集采、供应链金融等主营业务一样,服务贸易也是对筑集采平台海量交易信息的一种场景化应用,亦得益于互联网经济“信息更加丰富、更趋于对称”的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供应链融资赋能。建材贸易以钢材、模板(木方)、混凝土等大宗主材为核心交易对象,资金的集中度高,周转量大,融资需求较强。筑集采作为第三方平台,依托交易全程“四流合一”等真实贸易信息,在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风控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了“助贷”的作用。在这方面,供应链金融服务、服务贸易融资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理是高度一致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融资金额上限,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多纳入普惠金融范畴,单笔单户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服务贸易融资则可突破该限制。

二是供应链效率赋能。尽管理论上采购企业在筑集采平台上能轻易找到最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但实际经营中,信息不对称、操作不规范的情形仍局部存在。比如实际中标供应商跨合理配送半径供货导致的成本虚高、寻租问题等。针对该痛点,筑集采服务贸易基于人工智能特定算法,在供应商中标瞬间自动推荐目标配送区域内质量与服务水平相当、价格与成本更为合理的供应商,通过属地化供货进一步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服务增值。在此过程中,不断梳理整合各地区、各品类战略供应商队伍,反哺、增强算法模型,实现良性循环。

按此基因脉络,进一步联系筑集采服务贸易实际,特别是金融贸易、聚量贸易、科技贸易等前期实践,“轻量化、平台化、标准化、规范化”应作为服务贸易更好实现融资赋能、效率赋能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筑集采服务贸易的正确打开方式。

轻量化的核心是轻资产、轻业务。服务贸易作为新贸易,一定不能走传统建材贸易实体化操作的老路,而是要注重“科技+金融+商业模式”的新式驱动,在连接、赋能的过程中,培育、推广新的商业模式,从全新的角度切入,为采购企业、战略供应商等产业用户提管理、控风险、降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重构商业生态、树立商业规则、创新商业价值、凸显服务增值,打造筑集采服务贸易一站式解决方案新体验。

平台化的目的是轻量化、规模化。借助科技的力量、系统的力量,而非扩充专业人员队伍的力量,快速、经济地实现规模扩张。无论是聚量贸易,还是金融贸易,都应通过“两步走”——先把业务做起来,再据实开发业务系统,从源头上消除业务扩张的资源瓶颈。这意味着把合作各方的技能与窍门,磨合、整合成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标准化的关键是定流程、定要求。实现重复操作不走样。前期实践表明:金融贸易有两大入口,一是“实际供货商中标后转筑集采贸易公司”,二是“筑集采贸易公司中标后转实际供货商”;同时,聚量贸易也可分为现货模式、期货模式、嵌入式模式、智能推荐模式等四种解决方案。上述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相应的科技贸易产品打造原型、树立标准,在此基础上明确预期、更好推广。

规范化的要义是稳预期、控风险。持续扩大服务贸易稳健发展的朋友圈。聚量贸易、金融贸易都离不开金融机构、采购企业、优质供应商等产业链核心资源,只有充分考虑合作方的关切、痛点,主动进行规范操作、透明操作,才能有效管控风险,进而在传递明确预期的过程中,得到相关方(特别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推动服务贸易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

通过建立、践行“轻量化、平台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推动服务贸易更好赋能供应链融资、更好赋能供应链效率,切实笃行“筑集采——现代建筑产业供应链优化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初心与使命。

供应链战略系列报道(十六)

2020-02-17 □须 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457.html 1 3 筑集采服务贸易的正确打开方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