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信息,经过一道道检查,走进浙江杭州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体育馆亚运改造工程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十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地面、墙面、顶棚的拆除工作。
2月16日,亚运场馆一期主场馆提升改造工程拿到了复工证,十几位本地工作人员第一批到岗,安徽、重庆等地员工自驾回临安,按照正常程序,陆陆续续到岗,目前,到岗率百分之一百。
据了解,该区亚运场馆建设主要为亚运会副馆(训练馆)建设和主馆(比赛馆)提升改造建设。根据摔跤、跆拳道项目竞赛规则的要求,和亚运会赛事组织的特点,从竞赛场地、观众区域设施、赛事功能房间、媒体及转播区等 七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
“目前,工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预计主场馆内设施4月初可以完成拆除工作,接下来就要进行装修施工。”浙江中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员程宏玮介绍,今年按照计划完成装修工程的90%,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在工程进展平稳的同时,防疫工作也有序进行。
复工后,项目把握好工作人员“入口关”“排查关”“隔离关”“防控关”,积极落实防控措施。项目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设置了项目疫情防控专员和隔离观察房间,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消毒杀菌,建立健康档案。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按要求配备了口罩、体温测量仪、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每天对施工现场、办公室和员工宿舍进行消毒。
浙江中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工前,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消毒液、口罩、体温枪等防疫物资,目前,物资比较充足。
“复工前,我们确保体育文化会展中心体育馆亚运改造工程项目的防疫物资储备,并及时与项目施工方保持联系,协调解决问题。” 锦南新城管委会规划管理科科长刘宇斌说,管委会与锦南街道、玲珑街道、新锦集团一起,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两手抓”,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以确保亚运场馆一期主场馆提升改造工程和二期训练馆工程于明年按期投用。
(郑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