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万物互联”的变革,5G成为海量数据交互的主要桥梁,5G应用场景也呈现“燎原”之势,而5G赋能智慧工地,正在引领智能建造新风潮。
那么,5G对建筑运维平台及智慧工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5G对安全性要求更高
随着5G网络在智能建筑运维领域的场景化落地,如何保证建筑运营方的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5G环境下,智能建筑运维平台中对各种终端设备安全提出要求。我们在部署终端时应考虑用户与信令数据的机密性保护,签约凭证的安全存储与处理,用户隐私保护等等。针对移动终端的部署方面,需要支持轻量级的安全算法和协议,能够抗物理攻击、低功耗、良好体验的实现。数据传输方面采用数据脱敏、加密封装、数字水印、隧道技术等全方位保证数据参数安全。
5G成高阶“智慧工地”命脉
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来看,我们可以将“智慧工地”的发展定义为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替代阶段、智慧阶段”。
事实上,目前很多“智慧工地”主要就处于感知阶段:通过借助物联网传感器来感知设备的运行状况、感知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等,借助智能机具来增强施工人员的技能等。
替代阶段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部分替代人,帮助完成以前无法完成或是风险很大的工作。
智慧阶段就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借助其“类人”思考能力,大部分替代人在建筑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参与,由一部“建造大脑”来指挥和管理智能机具、设备完成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这部“大脑”具有强大的“知识”管理和强大的自学习能力,也就是“自我进化”能力。人转变为监管“建造大脑”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慧工地将会陆续进入替代阶段、智慧阶段。迈入这些阶段的必要条件是采集到的海量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传输和进一步集中加工分析,并快速反馈至智能设备做出反应和动作。而只有5G才能满足这一信息传输要求,5G是高阶“智慧工地”的命脉。
智慧工地引领建造风潮
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建造工“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已在国内许多项目部成功应用,真正打造出了行业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标杆!
它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
通过人脸识别进入作业现场
项目大门口的人脸识别设备、分布于各区域的AI智能摄像机、工地内的环境监测系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天色渐明,它们或是准备迎接工人的入场,或是监控工地的“一举一动”,或记录工地的各项环境参数。
智能安全帽记录作业轨迹
工人在佩戴智能安全帽后,依次排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作业现场,此时人脸识别设备联动“建造工”智慧建设云平台,记录一天工人的作业时长、出勤人数、进出场时长等信息。而智能安全帽则记录工人的作业轨迹,一旦工人接近危险区域,智能安全帽自动发出警报提醒。
塔基监测系统+攀爬防护
当塔吊司机通过攀爬进入塔吊作业时,项目部采用了竖向攀爬防护设备,并联动“建造工”智慧建设云平台进行监测。竖向攀爬防护设备为司机提供了向上拉力,使得司机攀爬时如履平地。即便司机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不小心踩滑,竖向攀爬防护设备也会在垂直滑落40厘米内锁死,减少了坠落事故的发生。
升降机监测系统控制安全隐患
工地升降机安装了监测系统。基于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收录升降机各项指标,并通过远程数据通信技术,实现施工升降机运行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控、远程报警和远程告知等。实时监测升降机载重、运行速度等信息,并通过防坠模块等技术手段,保障对升降机使用的及时监管与切实预警,控制安全隐患,减少事故。
环境监测系统升级工地环境
环境监测系统能将多类环境监测传感器(PM2.5、PM10、TSP、噪声、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依据客户需求将数据实时展示在现场LED屏、平台PC端及移动端,便于管理者远程实时监管现场环境数据,并能及时做出决策。建造工环境监测系统全天不间断工作,数据联网自动同步,不但提高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及时性,也实现了施工环境数据的准确监测,防止环境污染。
App一键审查项目情况
下班后,项目运营经理可打开“建造工”App,检查一天的质量安全巡检情况。同时,App可轻松对接项目劳务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云视频系统保驾护航
深夜,在安静的工地现场,“智能云屏”系统展示着项目情况,数据实时同步,远程项目安全监控。AI智能摄像机、环境监测、人脸识别设备、云视频……还在持续运作着,为工地的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优质的“智慧工地”系统,不仅能打造出一流的建筑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更是互联网+思维的大革新,倡导一种全新智慧的管理变革,赋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个个科技感“爆棚”的工地正在建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