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国际荣誉加冕 疫情逆流而上

盘点建筑设计界的“她”力量

(上接第5版)

疫情下的“她力量”

一边是国际上女性建筑师越来越取得与男性同等的荣耀,另一方面在疫情之际,女性设计师以她们的坚韧、力量、勇气承担起了不亚于男性的责任。

3月,新冠疫情还在继续,自疫情开始,就有很多坚韧而温柔的女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的努力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杨剑华

1月24日除夕夜,中南建筑设计院接到紧急任务,要将武汉军运会运动员餐厅改造为武汉第二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雷神山医院。当晚,一支项目骨干团队迅速成立,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剑华挂帅,率领的40余名精兵强将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造价等各个专业。

一声动员令下,大家从各自家中出发,克服交通阻断等诸多困难,前往工地勘查现场。勘察一结束,杨剑华立刻带队连夜研究方案。从1月24日晚上到1月27日早上,杨剑华率队不眠不休,连续奋战48小时,于1月27日上午9时交付全套设计图纸。不管白天黑夜,她始终守在现场实地办公,几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两点。“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更何况我们身在武汉,理当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辱使命。”杨剑华说。

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1600张病床交付使用。杨剑华自豪地说:“针对新冠病毒的强传播性,这个项目在设计上是对‘小汤山模式’的一次全方位的革新升级。”

戴雅萍

启迪设计集团董事长戴雅萍发挥集团所在行业及技术优势,积极投入一线抗疫工作。1月29日,迅速组织集团公司旗下深圳嘉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前往雷神山医院主动对接抗击疫情工作,第一时间帮助政府起草相关疫情期间应急医院防毒技术方案、防控文件,多方筹措防护物资,为医院提供制氧、消毒和医用垃圾解决方案,挑起疫情期间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重任,以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参与到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

1月30日,苏州急需进行对第五人民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及其他防疫重点项目。戴雅萍带领公司临危受命,第一时间组织骨干设计人员,加班加点制定应急行动方案。设计师们无条件地舍弃春节假期,分秒必争,48小时完成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负压病房改造项目及苏州“火神山”医院500床位应急医院的设计,支援一线抗疫工作。2月14日,顺利完成首批100间装配式应急病房建设并及时验收交付使用,有力地支持了当地防疫抗疫行动。

1月30日,作为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的戴雅萍,带领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发起了抗疫爱心募捐,倡议和号召协会的全体会员单位及全市勘察设计人员踊跃捐赠、奉献爱心,短短4天,从各个协会会员单位高管到餐厅厨师近2千人参与捐款。2月3日戴雅萍代表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将全部捐款定向捐赠给苏州市负责一线防疫工作的4家医院。2月14日,在企业复工后的第一周,戴雅萍又带领公司向苏州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捐赠五十万元,用于支持和慰问竭尽全力奋战在医院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刘 斌(图右)

她是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机电三院 给水排水专业总工程师,主持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江汉区方舱医院、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首义广场方舱医院以及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应急改造项目给排水系统设计,并为武汉警察实战训练基地方舱医院排水管网改造、污水消毒处理提供技术咨询;参与火神山项目给排水系统方案评审并提供技术服务。

方舱医院基本都在现场办公,她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开始,与建设方、施工方、自来水公司、水务局、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协调并落实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第一时间与建设方、施工方一起共同查勘现场,结合现场及设备采购情况、施工难易度提出设计方案,并讨论确认;确保每个项目在工期内全天24小时都有设计师与建设方、施工方对接,及时了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设计方案,做到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全方位的同步进行,最大化的节省时间,避免无效设计。同时发动具备工作条件的外地工程师参与一部分计算工作和制图工作,确保施工图的出图质量;最后,随时跟进方舱使用情况的反馈,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后续方舱设计。

莫慧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作为配合天津市防疫部署的主要设计机构之一,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医疗分院总工程师莫慧和她的团队从大年初二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医疗建筑配套设计工作中。至今,她的团队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每个人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截至目前,以医疗设计院为主力的天津建院已经完成天津市儿童医院、市第四医院、市中心妇产医院等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改建、新建类项目11项,集中医学观察点改造项目咨询6项(近20000平方米),疫情科研类项目设计1项(4000平方米),疫情防护物资生产类项目设计2项(4000平方米),并及时结合设计经验编写各类疫情防控类技术文章6篇,疫情防控类国家标准图集1部,从设计咨询层面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杨超

过年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杨超回咸宁老家本计划与家人过个团圆年,没想到这座离武汉最近的城市之一,疫情迅速升级。由于母亲在医院工作,她了解到咸宁一线医院医疗物资短缺严重,几乎全部市直医院、县级定点收治医院都公开了医疗物资需求表,向社会各界求助。

除夕之夜,她与几个高中校友一拍即合,火速成立志愿小组,为医院筹集各类急需医疗物资。大年初一,志愿小组正式运转。从初创的五六人,迅速扩展为1个核心工作组和若干分工协作小组,管理2个信息资源大群,团结人员700余人。凭借自身专业素养、工作经验及资源人脉,各自领衔医院对接、物资对接、物流保障、宣传及社群管理、外联等小组。在此后的数日里,她带领十多个组员汇总医院需求,并协助医院接受其他小组对接到的来自各种渠道的各类医疗物资。他们搜集汇总了咸宁市9家定点收治医院、3家市直发热门诊医院的物资需求,与这些医院以及超过50家设有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联系,第一时间分发搜集信息,向医院提供可信捐赠和采购渠道。还协助医院将信息和需求分发填报至财新新闻平台、长江日报公益平台、武大校友“湖北医疗物资供应对接平台”、阿里巴巴、迪卡侬、长江商学院“燃灯计划”、慈缘基金会等媒体、爱心企业和慈善组织,争取社会援助。对接捐赠组织或捐赠人,也募捐采购,筹集了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检查手套、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医用隔离面罩、酒精、安心裤等抗疫物资,并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下组织人员、车辆积极协助物资提供方和接收方打通物流瓶颈,也协助咸宁的医院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协调物资。

咸宁市超60家市、县、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以及若干学校、报社、社区、义工团体等单位接收了他们采购捐赠或牵线对接的抗疫物资,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为抗疫出一份力,发一线光。

2020-03-16 盘点建筑设计界的“她”力量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824.html 1 3 国际荣誉加冕 疫情逆流而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