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袁孝铭

一支队伍 一面旗帜

——中交二航局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项目党员“先锋岗”纪事

□通讯员 曹光辉

“敢于亮出身份,敢于啃硬骨头,遇到困难永远冲在最前面”,是这支队伍的真实写照。

“建一个项目,安一方居民”,是他们建设的使命。在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社区,中交二航局党员“先锋岗”成立一年多来,协调处理群众诉求不计其数,未遭到一起居民投诉,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2019年3月1日,二航局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项目由5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岗”正式成立。

“那时候项目刚开工,因为施工在居民区内,居民大多是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成立党员先锋岗的初衷,是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搭建起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解决居民诉求!”项目副书记王红亮说。

王红亮既是党员先锋岗成员,还是项目副书记,他深知纪律和执行力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先锋岗成立伊始,他便坚持严格管理队伍,对党员先锋岗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一开始,有成员不理解,认为只要把工程建设好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

“解决居民诉求,化解他们后顾之忧,妥善处理好施工中与居民之间关系,同样是我们的工作任务,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一点不能耽搁。”

2019年7月27日,在解放南路民族团结村施工中,有几辆车停放在作业区域,一度影响了工人施工,通过走访调查,这几辆车车主长期不在家。为了不影响施工,党员先锋岗积极协调,专门为这几辆“僵尸”车做了防护棚,虽然花费了不少人工,但二航人的做法得到车主与居民的夸赞。

问题成功解决不是目的,贵在未雨绸缪。项目部还在劳务队、小区物业管理处设置了居民意见信息收集员,及时了解居民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党员先锋岗成员,党员先锋岗便组织大家进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及预防措施。

“居民反映的问题中,时常带有情绪。我们时刻保持耐心去倾听,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王红亮说。

安监部吴兴安是党员“先锋岗”一员,退伍20多年,军人本色依旧。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民族小区进行外墙靓化施工,在安装吊篮中遇到麻烦,一户居民搭建的临时设施影响了吊篮的安装,问题反映到居委会,居委会要求居民拆除临时设施,却遭来居民的反对。为了化解矛盾,吴兴安主动找到住户进行协商,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最终得到居民的理解。“我是党员,走在前面是本职,更是责任。大家都平平安安、和和气气的,我就很幸福、很满足。”吴兴安说。

有一次,王红亮偶然了解到,附近学校有29名特殊小学生,他记在心里,主动与学校联系,与这29名特殊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利用节假日帮助他们学习,还购买了书籍供他们阅读。去年六一儿童节,党员先锋岗发动项目全体职工为学校捐款7000元。为了表示感谢,学校还专门给项目上送来“爱心企业 圆梦助残”大红锦旗。“你们的到来,不但改善了环境,也让社区变得更温暖,有了人情味!”民族团结小区物业管理员塔吉·古丽深情地说。

截至目前,二道桥项目党员先锋岗与当地居民开展共建活动40余次,慰问十余次,回访居民500余人次,解决居民实际困难89件。

王红亮告诉我们,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既是新疆重要“民生工程”又是“暖心工程”,牵涉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只有把爱心融入工程建设中,方能打赢这场品质建设攻坚战。

2020-03-23 ——中交二航局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项目党员“先锋岗”纪事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923.html 1 3 一支队伍 一面旗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