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整体架构,围绕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两个方面进行布局设计,明确到2022年年底,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指导意见明确前瞻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到2022年年底,全省数字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对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和投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指导意见列明重点任务之一在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处理体系,提出加快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充分满足海量存储服务需求,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推动多元计算协同发展。建设一批高性能计算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全力打造“中国算谷”。
在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中,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加快物联网终端部署,围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积极部署智能化传感器,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万物互联”发展。
在升级智能融合的传统基础设施中,指导意见提出加快部署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建设智能化无人码头。推进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到2022年年底,铁路智能运行与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全面提升。建设智慧机场,加快部署人脸登机、行李自助托运等智能服务设施,推广智慧旅检通道等创新应用。
加快推进数字水利设施建设,到2022年年底,初步建成站点布局合理、采集要素齐全、传输稳定可靠的天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加快推进覆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核与辐射等的智慧环境监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 (陆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