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本报及业内专家的综合评定,今日,《建筑时报》2019年度“东方建筑之子”(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产生10位令建筑业骄傲的榜样人物。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为中国建筑业或地区建筑业的改革发展、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行业中反响热烈。他们分别是:“为国铸就‘地下钢铁长城’”的钱七虎、“以国际视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丁士昭、“筑起建筑防护安全‘堡垒’”的田凤兰、“用专业与专注打造良心工程”的杨晓东、“推动行业价值观的重塑”的李淼磊、“用青春焊就绚丽‘彩虹’”的王中美、“‘清算式重整’护企业重生”的李乐敏、“拥抱变革行走在行业前端”的邵东升、“集结行业力量践行社会责任”的韩平、“引领中国建筑业供应链革故鼎新”的须峰。
为国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钱七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防护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首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
2019年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院士颁奖,钱七虎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他为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默默奉献,为我国各个时期的防护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2013年,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发命令,为他荣记一等功。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系统建立了从浅埋到深埋、从单体到体系、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护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工程防护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保我国首脑指挥工程和战略武器洞库等“地下万里长城”的安全稳定。
在核武器空中爆炸工程防护方面,他系统建立了土中浅埋结构核爆炸荷载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载模拟试验装置,率先开展了我国防护工程结构大规模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国防工程和城市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
在高技术常规武器工程防护方面,他提出了固体弹塑性-内摩擦-流体侵彻的统一理论模型,建立了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的设计计算方法,研发出多种新型防护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复合结构。
在核武器触地和钻地爆炸工程防护方面,他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深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并形成了分区破裂化、岩爆、大变形三者统一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提出了岩爆和围岩大变形失稳等工程灾变控制技术。
在战略咨询方面,他提出了结构防护技术与伪装技术、信息化防护技术相结合的防护工程建设转型的发展战略,建设超高抗力深地下防护工程的发展战略和技术方案,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防灾防空一体化等多项发展战略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钱七虎还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为城市“瘦身”。
王中美
用青春焊就绚丽“彩虹”
规范下,她的焊接能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此后,公司将很多难度较高的焊接任务都交由她来完成,年纪轻轻就成为企业的一名技能骨干。
在大国重器沪通长江大桥1800吨架梁起重机(全球首台)的制造中,公司组建了以王中美为专家顾问的“焊接技术攻关小组”,解决了架桥机全焊变形、高强钢焊接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的难题,保证了架桥机整体质量,助推了大桥的顺利合龙。
随后她又深入一线解决了“湖北最美高铁”——汉十高铁建设中的控制性工程崔家营汉江特大桥钢管拱焊接一次性合格率不高、广州中山基地钢梁制造中熔透焊接一次性合格率不高等难题。由她参建的重点工程相继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奖、鲁班奖,以及9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也是一个爱琢磨的人,在焊接作业中她经常摸索、钻研,尝试不同的焊接方法,已取得创新成果17项。从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到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再到之后的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她连续攻克了三代高强度高性能桥梁钢焊接技术难关。
近几年,王中美带领团队还解决了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上管桩的现场定位及快速对接施焊的技术难题,创新了海上接桩横位自动化焊接专项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带领团队投入到川藏铁路拼装式耐候钢关键技术研究,成功推动了500兆帕强度级别耐候钢在川藏线上的应用;积极创新研究了系列强度大热输入高效易焊桥梁钢的开发及应用,解决了大线能量焊接热影响区会出现晶粒粗化降低韧性的难题,为国内大热输入高效易焊桥梁钢的发展做出先行的技术准备。
王中美
王中美,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特级电焊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9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电焊工,是一个又脏又累的职业,但在这个连男人都嫌苦的行业里,80后的王中美却被誉为“女焊将”。作为公司“首席焊工”,她以技立业,默默坚守一线,参与完成了武汉天兴洲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等4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钢梁制造,攻克了无数焊接技术难题。
在未干焊工这一行时,王中美觉得火花四溅中去焊接的场景很美,干了后才知道,在灼热的焊接环境中,弧光和焊花随时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她有过退缩,但不服输和要强的性格使她坚持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中美被选中参与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钢箱梁的施焊作业,在严格的英国标准和中国香港
丁士昭
李淼磊
杨晓东
田凤兰
钱七虎
韩 平
邵东升
李乐敏
王中美
须 峰
丁士昭
以国际视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
昭应邀奔赴各地宣传用国际视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多方力量翻译国际有关规范和标准,还积极指导和参与有关的重点课题研究,对我国推进工程咨询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10月26日,国际项目管理最权威的学术团体——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向丁士昭授予2019年度“教育卓越奖”。该奖于2017年首次颁发,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授奖一位,丁士昭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这也是他在继其团队建设的《工程项目管理》慕课(MOOC)线上课程获评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第一届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中国“项目管理优秀教育奖”之后所获的又一荣誉。该线上课程于2014年开始,已办六期,吸引了20余万人在线学习。该课程还在“学习强国”上线,至今已有近150万人次点击访问,业界影响甚大。
丁士昭,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是我国建设工程咨询领域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数十年来,他致力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引入、创新与发展,为中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改革,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工程监理和建造师执业制度的建立等做出了贡献。
1985年,丁士昭获得德国工学博士学位。回国35年来,他奋力推进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积极参与建筑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并为建筑业培养了大批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指导了30位博士和90余位硕士,其中10多位已成为多所大学的骨干教授。
1988年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丁士昭协助原建设部建立我国的建设监理理论体系,负责主持由原建设部委托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师资培训,为监理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自2003年开始,他协助原建设部建立了建造师执业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至今还担任一级和二级建造师综合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用书的总主编。
1991年4月,丁士昭在同济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建设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机构——同济大学建设监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工程管理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建设监理和工程管理的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研究生,积极参与上海浦东开发,主持了银都大厦(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证券大厦和交通银行大厦及国内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监理和项目管理。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3年多来,丁士
杨晓东
用专业与专注打造良心工程
杨晓东,南通二建集团董事长。
作为企业领军人,他的身上浸润着南通二建的气质。
坚持“专业、专注、专心”的发展理念。在杨晓东看来,“可以向上下游做有利于主业的延伸,但不能进行完全脱离主业的延伸和拓展”。他有条件地提出了包括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向全施工产业链拓展、向其他专业领域扩展和向高效关联产业转型等四大转型,以及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建筑市场等四大升级。
这几年,南通二建在杨晓东的带领下,注重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引领企业成为跨境、跨界、多元发展的一流建筑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2019年,南通二建完成企业总产值741亿元,其中海外施工产值20亿元,实现新签合同额625亿元。
南通二建的每个项目都是良心工程。杨晓东的底气来源于他所倡导的施工现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南通二建实施全覆盖的检查评价机制,形成集团半年一次、区域公司每季度一次、事业部每月一次、项目经理部每周一次、项目专职人员每天一次的“五个一”质安检查制度,重点围绕创优策划、绿色环保、“四新”推广应用、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评价,并落实具体的整改措施,实现质量提升管理闭合。
在杨晓东的领导下,南通二建始终致力于推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建立并推广了以“集中加工+专业流水施工+穿插施工”为主线的成套核心技术,形成集团的主流生产模式。他们通过树立示范工艺、示范工地、示范工程三个“示范”,推出正面、反面两组“典型”,促进形成“每建必优”的理念,引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的内动力、技术管理的创新力、目标管理的执行力。目前,该集团共创鲁班奖工程2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2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5项,创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标准工法达300多项。
杨晓东还将共享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南通二建首创了“项目模拟股份制”,通过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激发全员积极性,使员工成为项目的主人,形成企业和员工“双赢”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还创立了南通二建“百科”(知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技术、经验等有价值的信息换取知识币,再用知识币下载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形成“知识换知识,经验换经验”的共享模式。由此,南通二建共享文化在经营生产、资源配置、创新创优、人员培育等各层次各领域发挥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李淼磊
推动行业价值观的重塑
业自律上,探索推出一系列品牌活动。通过在全国开展征文比赛、塑像、全行业发表《弘扬沈祝三精神 促进行业自律》倡议书、出版专刊、制作纪念品等方式弘扬沈祝三精神。他受邀参加中国曲阜鲁班文化节,并在“工匠精神讲堂”作主题演讲,推动建筑行业价值观的重塑,弘扬工匠精神,打造铸魂工程。
心系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活动。以赢得尊重、提升农民工职业地位为目的,李淼磊提出“栖居房取代建筑工地居住性临建势在必行”的主张,联合湖北省总工会通过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建议,并赴住建部进行专题汇报;联合武汉市总工会开展农民工集中入会活动。
服务为本,打出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李淼磊关注民营建筑企业发展中的困难,组成专门班子持续深入开展工作,按照“把脉、开方子、抓药”的思路,不仅从理念转变和政策倾斜上下大力气,还进行入户调研、组织培训观摩,举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提出民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十策”,开办总裁班,召开座谈会和发布最具成长性民营建筑企业榜单等系列活动,使一批民营建筑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多家民企进入湖北省百强行列。
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助力武汉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李淼磊主持策划并持续开展BIM技术应用视频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3届,参与度逐年扩大,参赛作品质量逐年提高。2019年决赛现场观众达1500人,办赛水平、推动效果和行业影响力得到行业权威专家的一致好评,被称为行业的“中国好声音”。
共谋合作发展,畅想长江建造联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优秀企业合作发展为目的,李淼磊提出打造长江建造联盟的初步构想,即通过提交议案、召开座谈会、出版专刊和举办高峰论坛等方式,推动企业合作共赢。
永葆改革创新精神,持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李淼磊以“四比四赢得”(比工作、比贡献、比微笑、比友爱,赢得尊重、赢得友谊、赢得快乐、赢得进步)为主题,持续开展秘书处团队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秘书处工作服务水平。协会在湖北省率先获得“五一劳动奖状”,荣获2019年全省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示范单位。
李淼磊,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中建三局副巡视员,并担任湖北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武汉建筑行业协会联席会主席,曾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老劳模新贡献标兵”称号。他是“栖居房”概念的提出者,也被业内誉为“武汉建筑业协会脱钩改革第一人”。
弘扬沈祝三精神,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李淼磊深入挖掘沈祝三精神,在行
李乐敏
“清算式重整”护企业重生
李乐敏,浙江振邦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破产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政法委督查员,浙江省建设工程领域争议评论专家,浙江省律协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获2017、2019ENR/建筑时报“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60位专业律师”称号。
在李乐敏的带领下,振邦所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新时期社会治理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在建筑房地产领域探索建立“清算式重整”等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创出新样板,夯实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内涵。
2015年以来,浙江诸暨不少知名建筑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李乐敏率先成立专业破产重组团队,将服务职能从破产管理前伸到经营危机化解,成功化解多家建筑企业债务危机。2016年1月,浙江振越建设集团(以下简称“振越建设”)破产,振邦所担任破产管理人。振越建设是大型建筑企业,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就达45个,所涉农民工10000余人。考虑到如果按照清算的老路,贸然解除施工合同,则在建工程无法正常施工、上下游供应商经济受损、小业主利益不能保障、农民工工资无法兑付,必将严重冲击当地经济,影响社会稳定。
作为管理团队负责人,李乐敏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路。他带领破产团队,与法院负责人一起前往温州考察,着手进行论证,在充分分析振越建设实际情况以及温州的先行经验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振越建设具有施工一级资质,在整个行业中属于“稀缺资源”,该类资质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二是从振越建设本身的资产债务情况看,资产基本已设定抵押,直接清算清偿率极低,只有重整,才能提高清偿率;三是振越建设的亏损主要在于管理不规范,只要能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人,加强管理便能扭亏为盈。
对此,李乐敏提出了“清算式重整”的思路,并得到了政府和法院的认可,很快付诸实施。最后,振越建设“清算式重整”计划草案在债权人大会上表决通过,为当地企业风险化解处置开辟了新路径。
合理引进公益债务资金解救受困房地产企业也是李乐敏带领的振邦团队的一大特色。2017年11月,振邦所作为管理人接管的浙江八达置业有限公司、诸暨八达旺庄置业有限公司合并重整的房地产项目,面对没有投资人愿意接手的烂尾楼,他创新思路,提出引入共益债务资金来启动项目的重建,既确保了项目复工、保证了已购房小业主的合法利益,又确保了前期工程施工中拖欠的众多农民工工资的解决,开创了绍兴地区房企重整模式的先河。(下转第2版)
田凤兰
筑起建筑防护安全“堡垒”
田凤兰,国内防水行业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防水技术专家,并担任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和施工分会及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专家委员。她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火炬技术项目等诸多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主持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奥运场馆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防水课题;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我国,建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建筑防水不仅关乎建筑安全和寿命,更关乎百姓民生与安康。作为我国现代建筑防水行业科研领军人物,田凤兰深耕建筑防水领域60年,从科研发明、技术理论体系建立,到产品技术实战应用、落地实施,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田凤兰推动多项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她主持和组织了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及多种特殊用途改性卷材和自粘卷材,PVC、EPDM、TPO、HDPE等高分子卷材,沥青厚质涂料、丙烯酸聚氨酯及聚脲等涂料研发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由其历时5年开发出的新型SBS/APP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包括防水系统、工法及机器在内的应用技术,形成了《北京市新型沥青防水卷材技术规程》,并助力北京2008奥运场馆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应用技术方面,为适应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要求,田凤兰主持与院校合作开发屋面工程用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及其单层屋面机械固定施工技术和地下用高密度聚乙烯防水卷材及其预铺反粘施工技术,历时10年研发出多领域地下空间隧道系统构造及工法,已在国内外千余个工程中得到应用。
在防水涂料方面,田凤兰研发的高性能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应用技术,填补了我国无单组分聚氨酯的空白。其率领团队研发出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及喷涂施工技术在京津城际铁路桥面应用也是首创。
据不完全统计,田凤兰累计参与91项专利,发明专利75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发专利共计48项。
同时,她还积极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为高质量产品的输出指明了发展路径,推动防水行业走向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