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人才汇聚助力企业高速发展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双一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以及钢结构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等多项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并具有轻型钢结构设计专项资质和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资质。

近年来,公司确立了发展专业总承包、主承包的经营战略,参与建设了上海铁路南站、浦东国际机场、北京国家大剧院、广州电视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世博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黄浦江越江隧道、上海中心大厦、迪士尼主题乐园以及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大连、无锡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公司在重大工程的技术攻关中,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0多项,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多项,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上海市建筑工程白玉兰奖”等180多个国家、市级奖项。

公司拥有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级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经过认证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百名国家注册建造师,还有覆盖各专业工种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成为完成重大工程和实施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

创优亮点

隧道内提示灯带

本工程是目前全国小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直径4.1米)领域一次性掘进距离最长的施工项目。首次以江底隧道形式连通长兴岛与崇明岛。在长江北港一次性掘进8.237公里,设备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统测量累计误差大,小直径长距离隧道施工测量精度控制难度高;超长距离运输时间长,是盾构推进时长的3倍以上;后配套设施多,必须在狭小的隧道内完成布置;江底地层中蕴含的储量和分布不明的沼气对小直径盾构施工影响大。

面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项目部依托机施集团技术力量,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和管控体系:

一、因地制宜谋生产,精准施策保安全

(1)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超长距离小直径盾构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长距离长时间推进的情况下,长距离运输的安全性,以及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针对这些安全风险,项目部制定了不同的风险防控体系:

1)有限作业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控体系

建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预警机制,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可以实时检测重点作业面环境空气质量并报警;每班管理人员携带移动式气体检测装置,可以探查沼气泄露部位;每班携带鸽子进入隧道,以判断未知有毒有害气体。设置不同的有害气体报警界限,或撤离的预警机制。

定制了有毒有害气体应急处置避难仓,内有自救器、地面供给压缩空气、水、食物、舱外空气检测数据显示等物资设备;盾构台车内还设有微型消防站。

打造超长距离送风系统。地面设置静音型加强风机和不锈钢风管,具备强大蓄能送风能力;隧道内采用高强风管,每4公里采用加强防爆静音型接力风机接力送风;隧道内设置风速仪,实时监控风速情况。

开展应急物资使用培训,每个人学会应急处置方法。每季度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并通过录像剪辑成纪录片,用于后期演练分析完善与教学。

2)超长距离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运输电机车具有前视摄像头,司机可看清电机车前后动态。电机车内设置行车记录仪和防瞌睡系统,司机每分钟必须进行一次简单操作,才能解除电机车无操作自动停车的系统设定,避免了电机车司机疲劳驾驶。

人员上下班采用运人小车运输,避免大规模人员与列车交汇风险,隧道内巡检人员穿自发光背心,警示电机车司机鸣笛避免碰撞。

通过声光改善电机车行进的隧道环境,每500米设置灯光带,避免电瓶车司机视觉疲劳;重点区域设置感应报警器,语音报警提醒电瓶车司机减速行驶;安全标识采用投影灯,快速提醒司机路过重点区域时谨慎驾驶;隧道内每1公里设置LED屏,提醒电机车司机行驶距离;台车尾设置频闪警示灯,提醒电瓶车司机终点减速防止冲撞。

(2)层层交底牢记于心:实行班前交底制度,每日进行当班工作任务、风险源及安全技术交底。开展二维码交底制度。

(3)实名用工常态化:结合信息化人脸识别技术,对工人进行人脸采集实名制登记,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实现进隧道的实名制安全管理和考勤。

(4)智慧建造提升推进:为解决超长距离地下隧道沟通不畅、管理滞后的问题,项目部打造信息集成可视化平台,一个中控室,便可达到高效智能化和高效沟通的效果。中控室把盾构机主要运行参数、通风系统和泥水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盾构机台车内的人员定位系统、主要工作面等信息全部集中在一个界面,实时监控项目施工过程,同时具备异常状态自动报警功能;以多元通讯保障中央监控室与作业面沟通通畅。

二、建质量效益之路,创质量效益之业

越江隧道采用预制衬砌管片拼装而成,项目部派管理人员轮流驻厂管理管片生产质量;设专项质量管理人员检查验收止水条粘贴情况,每天跟踪现场天气,一旦下雨,即遮盖好粘贴好止水条的管片,确保管片防水粘贴质量;24小时派管理人员在隧道内跟踪管片拼装质量;测量队24小时跟踪测量,确保隧道轴线。

目前隧道已经推进至3.85公里处,轴线控制良好,基本无渗漏无碎裂,达到优良的品质。

三、节能创效益,环保筑健康

项目部通过提升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和管理办法,使项目建设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适应。

建立扬尘防控体系,将泥浆通过泥浆工厂干化外运,泥浆工厂制浆材料和同步注浆搅拌站均采用封闭式筒仓和外包仓库,从源头上减少扬尘产生;项目配备洒水车和扫地机器人,利用主干车道的划分,快速实现场站洒水降尘;设环境监控系统,监测环境中扬尘和噪音情况,及时采取降尘或降噪措施。

利用长兴岛天然的风力资源,建立小型风力发电机,节约建设周期内大量照明电能。在进场道路距离项目基地1.1公里的情况下,项目创新采用太阳能路灯,既节约电能,又避免长距离电缆铺设的资源消耗。

观摩工程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隧道A线及管道施工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浦桥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监督机构: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长兴岛与崇明岛之间的长江北港水域第一条江底隧道,位于长兴岛和崇明岛之间的长江北港,长江大桥东侧。越江隧道贯通之后再在其内安装一根直径800毫米的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土建包括长兴岛始发井基坑、崇明岛接收井基坑和超长越江隧道。其中长兴岛始发井基坑深度为23.5米,崇明岛接收井基坑深度为28.4米。

长瀛号盾构机下井

项目部全脑

2020-06-25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8711.html 1 3 人才汇聚助力企业高速发展 /enpproperty-->